偏远山区也有神的爱——一位姊妹眼中的山村小教会

作者: 残月生辉
来源:福音时报
2021-08-30 16:20:28
分享与播放

笔者最近与一位自幼生在吕梁山深处的一位姊妹交流,她向我谈及了家乡教会的一些情况,令人感动,引人反思。

她所在的家乡教会地处山西省永和县的一个小乡村,距离县城有三十多华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然而在她小时候就有几个人信耶稣,母亲也信了主,当时村里也没有教会,只是谁家有事了或者有人病了,几个人就一起唱唱诗歌(都是些灵歌),做个祷告,求得平安喜乐,疾病得到医治。

后来有位县城的弟兄骑着三轮车走村串户收破烂、做小买卖。到村里来了,见到信耶稣的,就非常高兴。以后每到星期天,这个弟兄都按时来(现在这个弟兄已定居临汾,开出租车生意,非常爱神,常在教会做服侍)。

母亲把几个信主的叫到家里来,一起聚会学习圣经,大家心里非常渴慕,能读到神的话,学到新的赞美诗歌,大家心里非常喜乐。教会就在她家里建了起来。

三四十年前,村里原本只有十几家人,又缺乏文化娱乐活动,所以教会很吸引人,特别是唱诗非常令人感兴趣,当地特有的民间小调配上自编的歌词,朗朗上口,圣诞节还自编自演一些节目,风趣幽默深受村民欢迎,在潜移默化中传扬了福音。

此外,每次聚会,教会还免费提供饭食烩菜馒头,特别是教会的爱心令人感动,没有村里特有的脏话、“带把”的口头语,男女老幼感受到充满爱心的尊重。村里有不少人信了主 ,礼拜天连周边村也有人赶来。主日炕上院里都坐满了人。

就这样母亲在自家建起了教会,也有了奉献,购置了物品,在县教会的指导下村里几个姊妹成立了管理小组,共同管理。他们一起读经祷告,相互勉励学习,经常爱心探访生病贫穷的弟兄姊妹,几颗鸡蛋、一包点心,却使人非常温暖,关爱孤儿寡母,帮助收拾家务做农活。

下雪时,信主的人还积极主动打扫路上的积雪,以前不说话的妯娌和好了,婆媳相处也融洽了,村干部都赞叹说:“人家信耶稣的人就是好!”

村里信主的人最多时有20多个,但由于路途遥远,大多没有受洗。而且对于真道学习的资源十分有限,几乎没有人会讲道,只是礼拜时唱唱诗歌,读一段圣经,然后再祷告。

后来,各种邪教也陆续侵入,有的到家里拉人,方法就是各种小恩小惠,先去传教,让不要去教会了,跟他们去信,又是买礼物,又是帮助干家务做农活,于是一些人就跟着去了。后来县里宣传打击邪教,一些人被抓了,才知道所信的都是东方闪电、二两粮等各种邪教,一些后来就不信了,一些人仍回到教会。

但村里的教会一直坚守着,后来她远嫁临汾,母亲一直在家乡教会服侍。一次家里聚会,她带着临汾的长老去讲了道,大家非常渴慕,一次就给7个人施了洗,大家心里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喜乐。

后来父亲年纪大了,母亲被接到临汾,临走时母亲郑重地把钥匙和账本交代给弟兄姊妹,依依不舍地离开她所钟爱、服侍的教会,常常流泪哭泣地代祷,直到蒙召归天。

但后来村里教会的状况每况愈下,原先几个姊妹还很同心,管理的很有秩序。后来听说中年弟兄姊妹出去打工走了,只留了几个年老体弱的弟兄姊妹。他们把奉献财务转交给一个姊妹,这个姊妹另托付了一个人,结果账目是一塌糊涂,不知所终。

说起村里教会的现状,姊妹心里满是忧伤,经常为家乡教会流泪祈祷。不过她相信,神既然起初兴起了家乡教会,就绝不丢弃,因为神的爱不离不弃。到了神预定的时候,十字架上耶稣基督的圣爱能重新挑旺爱火,教会也会重新复兴,带来新的盼望,即使在穷乡僻壤,神的爱永相随。

注: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