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圣公会著名牧师约翰·斯托得写过《传道人的楷模》一书,过去十多年我常常阅读这本书,也给我的服侍带来莫大的启发。今天我借用斯托得牧师这本书的书名,根据帖前2:3-12的经文分享“传道人的楷模”!
一、传道人是管家
保罗说,“但神既然验中了我们,把福音托付我们,我们就照样讲”,(帖前2:4a)这里出现了“托付”一词,也是“管家”的隐喻。神将福音托付我们,这样我们就成为神福音的管家了。但神将福音托付我们之前,必须先考验或试验我们是否忠诚、忠心或忠贞。虽然见识很重要,但相比于忠心或忠诚就是其次;如果一个管家有见识,可对主人不忠,就是不义的管家。最好的管家既有忠心又有见识。神验中我们成为福音的管家,要成为忠心的管家,必须做到:
1. 不讨人喜欢。“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前2:4b)不讨人喜欢,不是排斥教会里的人际关系。我们常常以为建立美好的人际关系是不讨神喜欢,但我们是否知道在教会里服侍离不开人际关系?耶稣说“我认识我的羊,我的羊也认识我。”“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10:14、27)传道人在服侍中所建立的人际关系,不是要把人带到自己面前,乃是藉着关系的建立更好的做牧养事工,以致把人引到神的面前。这样,保罗说“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是什么意思?其实保罗是在说,作为神福音的管家,在福音的真理上是不能妥协的。因为神的福音宣告在得救和称义的事上,是唯独基督、唯独恩典、唯独信心。在加拉太书,保罗也说了“我现在是要得人的心呢,还是要得神的心呢?我岂是讨人的喜欢吗?若仍旧讨人的喜欢,我就不是基督的仆人了。”(加1:10)原来自保罗离开了加拉太教会后,就有从耶路撒冷的犹太教师来到了加拉太教会传“另一个福音”,说称义单单信耶稣还不够,还要守律法、行割礼、进犹太教。他们说保罗所传的福音是错的,导致了不少信徒听从了“另一个福音”,让他们轻看、厌弃了保罗。如果保罗是为了要得到他们的接纳和尊重,可以降低福音的标准,像那些犹太教师一样传“另一个福音”,但他没有降低福音的标准,也没有妥协,在福音的事上他只讨神的喜欢。
2. 不谄媚人。保罗说,“因为我们从来没有用过谄媚的话,这是你们知道的。”(帖前2:5a)“谄媚”是“奉承、巴结”的意思。一个善于奉承、献媚、巴结的传道人,会尊重神、高举耶稣基督的福音吗?
3. 不贪心。“也没有藏着贪心,这是神可以作见证的。”(帖前2:5b)若有贪心,就不能成为神福音的忠心管家。加略人犹大因着三十两银子出卖了耶稣,而底马作为保罗的福音同工,因贪爱世界离开了正在罗马坐牢的保罗,往帖撒罗尼迦去了。而保罗自己在米利都对以弗所教会的长老说:“我未曾贪图一个人的金、银、衣服。我这两只手常供给我和同人的需用,这是你们自己知道的。”(徒20:33-34)以致保罗在他们中间能“我并没有一样避讳不传给你们的,”(徒20:27)做神福音的忠心管家。
二、传道人是使者
保罗说,“我们作基督的使徒,虽然可以叫人尊重,却没有向你们或别人求荣耀。”(帖前2:6)使徒,在初期教会有基督的使徒和教会的使徒之分。基督的使徒,是基督亲自呼召的,跟随过道成肉身的基督,并看见复活了的耶稣,因此基督的使徒,有十二门徒、雅各等等极少数人。教会的使徒,是被教会差派出去宣教、建立教会的人,也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宣教士。自从使徒约翰离开世界后就再也没有基督的使徒;但使徒的功能还在,即是宣教士和使者。
传道人不仅是宣教士,要宣讲神的福音,也是基督国度的使者。使者,即大使的意思。一个国家的大使,在另一个国家是代表着他的国家,也象征着他的国家。传道人既然是基督国度的大使,因此不仅他要宣讲福音,而且他的整个生命都在宣告基督国度。《重审耶稣》的作者史特博说过一件事,有一次他五岁的女儿对他的老婆说:“妈妈,我要上帝改变我,好像改变我爸爸一样。”原来,史特博牧师没信主以前是一位著名的法律报纸的记者,他过着不道德的生活,酗酒、中伤同事、自私自利、夜不归家。自从信了主以后,他五岁的女儿也从他身上看到他的改变了,不像以前那样败坏和不道德,只为自己而活。他生命的改变,促使他的女儿也盼望神改变她!神的灵藉着真理更新了他的生命,使他的生活不再为自己而活,乃为荣耀神而活。
三、传道人是母亲
保罗说,“只在你们中间存心温柔,如同母亲乳养自己的孩子。”(帖前2:7)
“温柔”一词有不少抄本采纳“婴孩”,因为这里“温柔”一词和“婴孩”在希腊原文上是很接近的。这个词究竟是“温柔”还是“婴孩”呢?我们从保罗书信来看,这个词应是“温柔”的意思,因为在保罗的书信里“婴孩”常常是负面的,幼稚、不成熟的。(参林前3:1,加4:3,弗4:14)另外从上下文来看,这个词也应该是“温柔”,上文是说到作为基督使徒的保罗没有要求信徒尊重,下文保罗说自己像母亲一样乳养自己的孩子,因此“温柔”与这些意境吻合。
既然这个词是“温柔”的意思,那么“温柔”是什么意思?从上下文看,“温柔”与上文的“叫人尊重”相对,也与下文的“乳养”相吻合,故此“温柔”的主要意思是“不使用权柄、不摆架子”,并且要对那些敌视的人和睦相待。在“城市牧养学”的课堂上,深圳市基督教两会主席蔡博生牧师说:如果有信徒对你不好时,你若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信徒,这样你的灵性比他们还不如。他继续说,如果有信徒对你不好时,你不仅不能对他们怀恨,而且还要爱他们。
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有位传道人服侍完后从教堂走回家。在路上,他看到后面有个人跟着他,这个人是当地的“著名”人物,酗酒、吸毒,被家人赶出,无家可归,每天是靠跟人要钱和在垃圾堆里捡食物吃来维生;浑身恶臭,没人敢接近他。这个人越来越靠近传道人。传道人心想,如果这人要来要钱的,就给他一点钱,如果他是从身边经过的,就不搭理他。传道人一边想,一边把钱准备好。臭味越来越近了!这人叫了一声传道人的名字,传道人就站住。不容他靠近,传道人就将手上的钱递过去给他。他看了钱一眼,又看传道人,说,不要传道人的钱,要传道人口中的耶稣。传道人听到这里很惭愧,心里默默认罪。接着走上去拥抱他,就在路边带领他祷告。从此以后,这个人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后来成为教会的诗班员。
传道人是母亲,存着温柔的心,去拥抱、关爱信徒。
四、传道人是父亲
保罗说,“你们也晓得我们怎样劝勉你们,安慰你们,嘱咐你们各人,好像父亲待自己的儿女一样。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他国、得他荣耀的神。”(帖前2:11-12)华人教会前辈牧者周志禹牧师说,“这是一个真正的牧师在主里爱人,如同父亲爱儿女一样,按照各人的需要帮助各人:‘劝勉’三心二意的人;‘安慰’灰心丧志的人;‘嘱咐’立足不稳的人。”传道人怎样“劝勉”“安慰”“嘱咐”呢?冯荫坤博士说,“劝勉”“安慰”“嘱咐”是“解释父亲怎样对待儿女,即是藉着这三样来教导他们。”而威尔斯比牧师说,“身为父亲,不仅要劳作养家,在家中以身作则,还要花时间与家人交流。保罗重视教导新信徒真道,帮助他们在主里成长。”因此,作为父亲的传道人是藉着教导来“劝勉”“安慰”“嘱咐”,目的是让信徒的生命成长,“要叫你们行事对得起那召你们进他国、得他荣耀的神。”
但事实上,教会很需要教导真理。有一年,斯托得牧师来香港访问,接待他的是陈恩明牧师。陈牧师问斯托得牧师,现在教会最缺乏的是什么?他说,现在教会最缺乏的是教导真理。他到访过五大洲,全球一百多个国家,看到每星期天打开教会的门,成千上万的人涌进教堂,可是讲台却不能供应他们属灵生命的需要。他说,当今教会是有数量缺乏质量,有广度缺乏深度。因此他说他现在祷告时,恳求神在当今教会兴起更多有教导真理恩赐的传道人。
传道人是父亲,应当教导真理,让信徒的生命成长!
保罗告诉我们,传道人是神福音的管家,是基督国度的使者,是信徒的母亲和父亲。而保罗自己不仅是神学家、宣教士,也是牧者;这段经文保罗是在讲述自己的经历。除了耶稣基督,保罗也应当是我们传道人的楷模。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深圳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