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刚信主时,第一次参加的聚会就是祷告会。在祷告会中,牧者带领我们一起来到上帝面前敬拜赞美、认罪和祈求,对我的心有很大的触动。对我来说,参加祷告会是一件很喜乐的事情。每到周三晚上,我都会匆匆忙忙地在单位楼下吃点饭,然后飞速赶到教会,和弟兄姊妹一起祷告。
随着信主的时间越来越长,我开始参加教会里的一些神学学习。有一段时间,牧师特别讲到关于“在永恒中预定一切”的教义。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原来在这个世界之前,上帝已经按照祂最美好、智慧、圣洁的计划,预定好了这一切。上帝的计划超越时间和空间,祂是真正掌管一切的那一位。
直到有一天,我去一位弟兄家里吃晚饭,在闲聊中他问我:“我想不明白,既然一切都已经预定好了,那祷告可以改变上帝的计划吗?如果不能的话,我们又为什么要祷告呢?”听到他的疑问,一时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在那段时间,这个问题也成为了我的困扰,我不断思考,如果上帝已经预定好了一切,为什么我还需要祷告呢?如果上帝预定的必然成就,那即使我不祷告,这一切的结局不照样按照上帝的旨意成就吗?
这个困惑使我的灵性处在极大的挣扎当中,以至于那段时间,每当我跪下祷告时,我的脑子里就会想起我的祷告在上帝预定的旨意中没有任何作用,也改变不了事情的结局。有一段时间,我陷入深深的迷茫中,变得越来越轻视祷告的意义,甚至有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没有再去参加过祷告会。
直到一次聚会结束,牧师把我叫到一旁,说:“最近都没见你来祷告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吗?”听到牧师的关心,我便把心里的疑惑告诉了他。牧师表示很能理解我的挣扎,并对我说:“你相信的并没有错,上帝确实在永恒当中已经预定好了这一切。但你需要进一步认识到,上帝也预定好了这一切成就的方式。成就的方式是什么呢?就是要借着我们的祷告来成就上帝美善的旨意。比如,上帝预定以撒和利百加会生一对双胞胎,可他们结婚二十年都没有得到一个孩子,以撒便开口为他的妻子祷告,紧接着他的妻子就怀了孕。我们看到上帝的确预定了两个儿子的出生,但出生的方式却是要借着他们父亲的祷告。
“可见,上帝将祷告的权柄赐给我们,其中一个主要目的是要借着我们的祷告来成就祂自己的心意,而非成就我们的意思。我们的祷告不应该要求上帝改变祂的心意,而是求上帝改变我们的心,让我们甘心乐意地祈求祂至美至善的旨意成就。这样,我们的心态会发生转变。上帝要借着我们的祷告,使预先安排的计划成就在我们的生命中,并让祂所预定得救的灵魂借着我们的祷告成为上帝的儿女。”
借着牧师的教导我明白了,原来祷告的目的是为了成就上帝的心意,而非如“宿命论”般没有任何的意义和价值。从此,我对待祷告的态度越来越积极,也开始带着正确的心态来祷告,恳切祈求上帝的心意畅通无阻地成就在我们的生命中,如同行在天上那般。
可是,祷告真的不能改变上帝的心意吗?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上帝因垂听了希西家的祷告而延长了他的寿命呢?又如何理解上帝已经借着先知约拿宣告“尼尼微城再过四十天必倾覆”的消息后,却因他们的悔改而后悔不降所说的灾呢?读到上帝会后悔的经文时,有人以为上帝会改变他的心意,其实并不是这样。有时候在经文中,“后悔”是表示上帝的一种忧伤情感,而有时候上帝宣告的审判是一种警戒性的,而非他既定的旨意。所以上帝绝不会后悔,正如摩西所说:“神非人,必不致说谎;也非人子,必不致后悔。”
那么,祷告究竟可以改变上帝的心意吗?在教会,有人认为无论我们求什么,只要坚持不懈地求,上帝就必会赐给我们。如果上帝还没有应允,是因为祷告时间还不够长。有人引用经文作为依据,提到耶稣基督曾讲的一个比喻:当一个人的朋友来家里,他家里却没有饼可以招待,就去到一个邻居家敲门,请求邻居能借三个饼给他。他的请求刚开始遭到了拒绝。但他并没有放弃,反倒更加情词迫切地直求。这位朋友最终将所求的饼给了他,正是因为他不停地祈求。讲完这个比喻,主耶稣说:“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必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参太7:8)
许多人对这段经文产生了误解,认为无论自己求什么,只要情词迫切、坚持不懈的祷告,就一定会得到神的应允。所以,教会有些人不再关注上帝的心意是什么,只关注自己所需要的东西,并把这句经文当成了“护身符”,认为只要向上帝呼求,无论求什么,祂都会赐给我们。
如果这样的话,这种不顾神心意的迫切祷告,岂不是成为了一种对上帝的裹挟吗?
我所服侍的教会,很多弟兄姊妹住在农村。有一位姊妹,她的丈夫要辞去稳定的工作,下海做生意。她就祷告求神能改变丈夫的心。然而,当她坚持为此祷告一周后,发现丈夫并没有什么改变,她就开始加大马力,用禁食祷告来求神改变她丈夫的心。又过了一个星期,她的丈夫还是没有任何改变,还是执意要辞去工作。这个姊妹认为是自己的祷告不够迫切,没有能打动上帝,于是她到房顶上禁食祷告。因为她相信,只要她情词迫切地直求上帝,上帝就必会按着她的意思成就。
其实这是一种对经文和祷告的误解。因为祷告不是为了改变上帝的心意,而是为了寻求和成就上帝的心意。我们要留意,在主耶稣讲这个比喻的上文,是主耶稣教导门徒如何用主祷文来作为他们祷告的内容和范式。
在主祷文中,先求神的国和神的义,成为了我们祷告的焦点。在此之后,主耶稣才讲了我们应当情词迫切地呼求上帝,祂就必为我们成就。可见这个应许的前提是我们当按着主祷文的焦点来呼求上帝,让祂的国和义在我们身上成就,而非是我们自己的妄求,或是不合神心意的祈求。
对于基督徒来说,祷告就如属灵生命的呼吸,重要的不是“我想要的是什么”,而是每天来到上帝面前求问“主的心意是什么”。无论所祷告的事情结果如何,都愿在神的手中欢然领受。这样的祷告是合神心意的,也是会蒙神垂听的祷告。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西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