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马西斯(David Mathis)是《渴慕神》(Desiring God)杂志的执行编辑,也是美国城市教会(Cities Church)的牧师,著有《为你的喜乐而工作:基督对基督教领袖的呼唤》(Workers for Your Joy: The Call of Christ on Christian Leaders)一书。本文原文发布在渴慕神网站上,本站经授权翻译。
这篇文章是写给那些渴望讲道但对自己信心不足的年轻人。
我想到的是那些已经发现好的讲道能改变生命、滋养灵魂的人。这是一件神奇的事情,你本是一个天生有罪的人,却开始热爱神的话语,热爱基督的福音,热爱听到的讲道,在你心中,也开始有了传讲神话语的渴望。但你不确定,甚至可能严重怀疑,自己是否拥有“恩赐”来做这项讲道的服侍?
首先我想说,这种谦卑的心态是一个好的起点。我宁愿选择一个起初对自己没有信心的讲道者,而不是一个在公众演讲能力上充满自信、傲慢的人。如果你的头脑清醒,没有被自负冲昏头脑,你就一定会有些担心,这是圣洁的担忧。你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讲道是一项被神使用的崇高使命,它同时又如此个人化,甚至能揭示讲道者本人的内心。作为一个罪人,如果你没有任何顾虑,那就太奇怪了。
因此,有一些担心是好的,也是必要的——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对讲道更加游刃有余,这种担心还会存在。但与此同时,神希望在他的预备和保守中,在特定的时间和时机内,帮助你克服担心甚至恐惧,让你成为他话语的传达者。
讲道“恩赐”并非一成不变
“能够教导”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恩赐,它不是天生就有,也不是一瞬间从天而降的。我们常常使用“恩赐”与“天赋”来形容讲道者,这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运动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用的例子。一些“天赋异禀的运动员”似乎天生就拥有力量、速度、平衡和灵活性。即使没有太多训练,他们也能轻松成功。但这种从小便显现的能力仅仅能将运动员带到某个程度。你很难在职业体育和奥运会中找到所谓“天赋异禀”、却没有经过充分锻炼和训练的运动员。
每一位世界级的运动员都有一些天赋条件。根据运动项目的不同,身高和体型可能会起到重要作用。但这远不是全部。他们的生活习惯、作息规律、饮食习惯、训练频率和时间长度、以及训练的质量,都对之后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的“恩赐”不是静态的,而是经过多年的努力、培养和实践,是充满变化的,通过不懈努力所积累的成果。
讲道者和教师也是如此。他们的能力在多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里被培养和磨练——比运动员的成长曲线还要长得多。当然,有些人可能从小就有一定的恩赐,或者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更好的公众演讲能力。但一个人在二十多岁时的演讲能力,与他在四十岁以及到了六十岁是否能成为一位优秀的讲道者,几乎没有任何关系。
讲道和教导的能力是深刻学习和辛苦训练的结果,还要再加上圣灵的作用。圣灵的恩膏通常要在很长时间内逐渐发挥作用,塑造服侍者。圣灵并非在某个突然的瞬间让一个人成为讲道者,而是通过数十年的习惯,渐渐使他成为一个能传达上帝心意的声音。这种影响和引导在讲道者的心中播下渴望的种子,引导正在成长的他们进入那些谦逊、规律的习惯,最终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这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而是终生的过程。
神确实可能在一瞬间通过重生让一个人得到亮光,但他不会以这种方式造就使役者。神训练人时拥有足够的匠人耐心,会通过多年的经验、个人默想和公众实践,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塑造、锤炼他们。
对于能力有所欠缺的人
我对那些渴望讲道但怀疑自己能力的年轻人的建议简而言之就是:求神帮助,抓住你能得到的机会(并认真对待它们),并且持之以恒,走一段漫长的路程。
对于那些在公众演讲中能力较弱的人,可以从祈祷开始,求神在你身上逐渐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强你讲道的能力。
与此同时,刻意培养新的技能,放眼长远,设想一条漫长的成长轨迹。阅读关于讲道的书籍,抓住每一次讲解圣经的机会,无论是在小组、成人班、查经班,还是家庭灵修中。争取多“上场”并努力在过程中不断进步。
对于每一次机会,都要认真、彻底地准备。同时认识到,过多准备常常会导致材料过多,讲道过长。因此,准备好之后,要狠心削减内容,留下那些你最有感动要讲的部分。让听众感到惊讶,提前结束,要好过拖得太长,令人厌倦。要知道,作为一个讲道者,或者任何一个基督徒,你的成长,也体现在每次讲台或每个说话的场合中,分辨出哪些内容该说,哪些不合适说。
对于有一定天赋的人
对于那些天生或由于经验背景拥有一定能力的人,尽管他们也感觉自己不够胜任这项工作,可以将使徒保罗对他门徒提摩太的教导带入心中:“将神所赐的恩赐再如火挑旺起来”(提摩太后书1章6节)。
无论你自认为天生或通过实践拥有多少“恩赐”,如果没有经过锤炼、培养和训练,这些能力对于神的国几乎毫无用处。成熟的传道人绝对无法不经过辛勤劳作和努力就能够服侍——至少不会长久。所以,保罗对年轻的讲道者提摩太说:“要在敬虔上操练自己”(提摩太前书4章7节)。这意味着,要为了公共服侍进行属灵操练:“你要以宣读、劝勉、教导为念,直等到我来。你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就是从前借着预言,在众长老按手的时候赐给你的。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并要在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提摩太前书4章13–15节)
提摩太得到了“恩赐”,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但他需要努力、实践、委身,沉浸其中,这样他才能在教导和讲道的服侍上不断成长、成熟,“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
以约翰·派博牧师为榜样
约翰·派博牧师是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里斯市伯利恒浸信会教会(Bethlehem Baptist Church)的主任牧师,同时也是“渴慕神”网站的创始人及导师,观察他的讲道生涯,许多人会认为他是具有“讲道恩赐”和最为成熟的教导者之一。
要知道,约翰·派博牧师被众人称道的“恩赐”并非一瞬间从天而降,他也并非从小就拥有大众演讲的能力。事实上,派博在青少年时期非常缺乏天赋——在高中和大学早期,他完全无法在公众面前讲话。直到二十岁那年,他同意在学校的礼拜堂里做一个简短的祷告,才终于迎来了转机,慢慢开始培养自己在公众面前讲话的能力。
在神学院期间,他曾教过一个男生成长班;在德国学习三年,几乎没有什么讲道的机会,之后,他在明尼苏达州圣保罗市找到一份工作,教导大学生。到了34岁他才开始定期讲道,成为一间位于明尼阿波利斯市区的曾经衰落的小教会的牧师。在那里,他每周日早晚、每周三都认真准备并讲道,经过数十年的时间,他成为了一位能够在五十岁、六十岁甚至七十岁时,面对大型聚会都能带出恩典和能力的成熟的讲道人。
派博的母亲路德(Ruth Piper)在他28岁时去世,那时根本没有人认为派博会是一个好的讲师。有时候我会想,如果当时有人问路德,她是否认为自己的儿子有讲道的“恩赐”,尽管作为母亲她可能会发现一些别人看不到的潜力,但她的答案肯定不如今天这么光彩夺目。然而,正是神的恩典,和圣灵一生的工作,让即使人们看来最不可能的人,也被塑造成一位被神大大使用、也得人见证的讲道者。
所以,继续前行吧,有志于讲台服侍的年轻人。滋养你那圣洁的讲道雄心,抓住每一个你能得到的机会,把你微弱的能力一天天地点燃。放眼长远。当你对自己的“恩赐”产生怀疑时,不要怀疑神能够使用并塑造拥有“贫穷的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