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雨江津教会 神仆代代尽献忠心
2012年7月下旬,重庆遭遇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洪峰过境时,位于长江边的重庆江津区几江教会,遭受了严重的损失。教会财物(包括电脑、书桌、文件柜、电扇、电视机、书籍等)损毁殆尽,满目疮痍。
洪峰过境后,消息传来,记者奔赴江津采访了该教会。走近了解才知道,这个位于民宅当中看似普通的教会,竟拥有上百年的历史。百年以来,服侍在这里的神的仆人们,都为主尽心竭力,在世作光作盐。
江津区几江街道基督教堂,原名为“中华基督教内地会江津分会”。是 1902年由中华基督教内地会江津分会负责人孙翰文牧师(英国人)所创办,孙翰文牧师是抗战名将冯玉祥将军的好朋友。当时内地会在江津县几江镇三倒拐天星街15号建立“内地会福音堂”,教会活动管理服侍除孙翰文牧师外,还有中国著名国画家阎松父(江苏扬州人)夫妇,另有英国基督教差会“内地会”传教士陶秉文(美国人)Rulph.E.Toliver也曾在此担任牧师。
1944年,抗日战争最艰苦、最关键的时候,冯玉祥将军赴江津白沙发表抗日救亡演讲,接见了他的老朋友孙翰文牧师和教会信徒,冯玉祥将军为弟兄姊妹们的《圣经》扉页上用毛笔签上“冯玉祥”作为留念,同一天,还接见了国画大师阎松父,冯将军在看了阎松父所作《百牛图》以及《空谷啸风》、《志在青云》等佳作后,对身边的孙牧师说:“可谓神形兼备,意境深远,笔法刚柔并济,技法娴熟多姿,扬州风骨跃然纸上,八怪精艺得以传承。”
随即,冯玉祥任命阎松父为重庆市基督教负伤将士服务协会宣传组组长。当时已经任职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第三教师服务团艺术股长兼《千字报》美编的阎松父弟兄,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阎松父弟兄一生为教会、为国家奉献,直至1985年安息主怀。
20世纪50年代末,江津县政府将教堂房地产划归县木材公司,无奈教堂被拆,无处聚会的信徒,一方面选择顺服在位掌权者,另一方面爱神的心并不改变,聚会就此转到弟兄姊妹家中。直到1989年,教会自筹了2万元资金,在现教堂处购买民房143平方米,作为教堂活动场地,南京神学院毕业生周梅霞(浙江人)来江津传道时,带领弟兄姊妹重新组建教堂,开展聚会活动。周梅霞传道,一直留在江津教会服侍,将她一生的时间都献给了主,直到2006年10月在江津去世。
现在的江津几江教会,由李德祥牧师和张建华牧师负责管理。接受采访的张牧师在介绍教会历史之余,也道出了自己的生命见证。
今年37岁的张牧师,2001年从四川神学院毕业后,回到家乡秀山县教会服侍,后又到酉阳教会服侍了将近四年,2007年,重庆市基督教两会把他调到江津教会服侍。多年来,不管在哪里服侍,他的心都将主摆在首位,仰望主,也在主手中,经历试炼,成为对主完全忠心的仆人。
22岁那年,他与青梅竹马的恋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妻子美丽贤惠,两人感情非常深厚,但是婚后,却一直没有孩子。张牧师是家中唯一的儿子,没能给父母添个小孙孙,这在农村里,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一年又一年过去了,亲人们担忧的眼神,周围的流言蜚语,攻击取笑,不绝于耳。连他自己也忍不住问:“主啊!我为什么遭遇到这些?”主透过约伯的经历让他明白“他试炼我之后,我必如精金。”(约23:10)从此他坚信,神一定有神的美意,也一定会给他一个孩子。就在这样的相信、忍耐、等候之中,十多年过去了,一直到2009年,神终于赐给他一个天使般可爱、漂亮的女儿。原本不信主的妻子,也因此主动要求受洗归入主的名下,一同荣耀见证上帝的名。
张牧师回忆这些年被主陶造的经历,脸上写满感恩:“我始终坚信上帝一直看顾保守我,也绝不会使他自己的名受到羞辱。”
神不光赐福给张牧师,给普天下神的儿女们,还藉着他自己的教会,在世人中传扬他的美名——
江津几江教会曾为汶川地震灾区捐款20000多元,曾为玉树地震灾区捐款3000多元,积极配合江津民宗局组织扶贫捐款累计8000多元,努力联系澳洲华人基督教卫理公会陈长城牧师对江津实验中学25名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每人600元,共15000元……等等,这个只有300多人的教会,表现出来的爱心和行动,让世人看到了上帝的爱。
经过百年风雨历程的江津几江教会,从最初创办教会的孙翰文牧师、作带领的陶秉文牧师,到为主服侍至生命最后关头的阎松父夫妇、周梅霞传道,再到今天带领教会的李牧师、张牧师,一代又一代主的仆人,全人全心为主作工,尽心竭力,让上帝的荣耀在江津这一片土地上大大彰显。即使现在遭遇如此天灾,弟兄姊妹们仍然一心一意抬头仰望基督,并未失去信心。大家同有一个心愿:愿神为江津教会重建开出路,让神的殿可以建在一个更好地让世人瞻仰神荣美的地点,让弟兄姊妹们重新拥有一个爱的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