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历史 看北京缸瓦市堂一百五十年风雨历程
它是北京市现存的最早的基督教堂,亦是北京市最早恢复聚会的基督教堂,如今它即将迎来150周年纪念,它就是北京基督教缸瓦市堂。值此之际,小编与您一同回顾历史,在时间的缝隙中看其风雨历程。
1861年10月,英国伦敦会的雒魏林(William Lockhart 1811-1896),在北京东城租用英国公使馆的房产开创医疗事工兼传教,这就是协和医院的前身。
1863年,英国伦敦会派艾约瑟(Joseph Edkins 1823-1905)来到北京和雒魏林一起负责北京的事工,同年在西城设立传教机构,这就是缸瓦市教会的起源。
1863年,英国伦敦会又派格拉斯哥大学毕业的26岁医学博士杜德贞(John Dudgeon 1837-1901)辗转上海到达北京,在行医的同时传教。杜德珍博士同时也对中国现代医学、摄影等学科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00年6月13日,缸瓦市教堂与北京城内其他10余座教堂在同一天被义和团烧毁。
1903年3月16日,英国伦敦会用当时通用的松江银2100两,在缸瓦市从房主奎瑶手中购地而建堂。当时教堂分南北两院,南院占地1.93亩,房32间半,建有小礼拜堂一座,用做副堂和牧师住宅;北院3.32亩,房54间半,建有大礼拜堂一座。
1919-1928年,缸瓦市教堂由宝乐山先生(蒙古族)主持事工。1922年改建新堂,就是现在仍在使用的主堂。同年加入“中华基督教会”,实行自立自养,并在教堂南院开办仁济医院,北院开办小学,形成教堂、医院和学校一体的格局。
1929-1949年,缸瓦市堂由石云浦牧师(满族)主持工作。
1950-1958年,由吕仲岩牧师继任工作。1951年向政府登记时,仅有工作人员4人,义工11人,信徒120人。期间,李克先生从神学毕业之后,即到缸瓦市堂协助吕牧师一同工作。
1958年,北京市西城区属于各宗派的其他基督教堂全部被关闭,信徒都被合并到缸瓦市教堂,称缸瓦市堂为西堂,由刘仲和牧师主持工作。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缸瓦市教堂被迫停止聚会。
1980年7月13日,缸瓦市教堂恢复礼拜。祁廷铎牧师为主任牧师,后调任北京燕京神学院任副院长。
1986年-1993年,杨毓东牧师为主任牧师。
1994年12月4日,发生著名的缸瓦市教变,杨毓东牧师被暴力赶下讲台,于新粒接任主任牧师。
1993年-2002年7月,于新粒牧师为主任牧师。
2002年7月-10月,吴巍牧师为主任牧师。
2002年至今,杜凤英牧师为主任牧师。
1949年前后和文革期间,陆续有居民和单位侵占缸瓦市教会教产和土地,并修建各样非法建筑比如家具店、住宅等,至今拒绝归还。到现在归属教堂使用的房屋已有三分之二。南院房产已经落实,但仍有居民居住,尚未归还教会使用。1996年,为缓解聚会压力,在主堂的南侧扩建了副堂。2008年,主堂北侧教产得以收回,建小礼拜堂和教会其他附属房屋。
目前,北京基督教会缸瓦市堂有信徒5000多人参加主日崇拜,每个主日有四次礼拜。杜凤英牧师为主任牧师,同工还有张书强牧师、张锦星牧师和朱健传道、孙乃木传道、田昊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