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女传教士在云南怒江大峡谷的医疗侍奉
“在六十几年前怒江大峡谷的高山部落,一个婴儿能在一名训练有素的妇幼医生照料下来到人间,并享受被用一块柔软的‘天蓝色的布’包起来这样的待遇,足以令一位年轻的母亲铭记一生。”
翻开林茨几近绝版的书《福音谷》,讲的就是云南怒江大峡谷的故事,那里的人直到现在还住在简陋的房子里,大多数是窝棚,偶然有用山石垒筑的房屋,倚靠在陡峭的斜坡上,传教士阿子打却在这里生活了三十多年,和当地的少数民族一起过着农耕的生活,给他们治病,不只是传福音,而是用爱去关心一群原本和自己语言不同的人。
《福音谷》里写到,作者本人刚到一个名叫里吾底的村落,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那时天已经黑了,摄制组的人坐在木楼上休息,有人突然提起了“阿子打”,一个黑影突然坐起来,一看,是个身穿黑衣、一头银丝的老太太,“我十七岁生孩子,阿子打从她家里拿来一块布,孩子是她接生的,她用一块天蓝色的布,把孩子包起来。”老太太名叫瑷尼丝,那时八十三岁。
她是美国传教士阿兰.库克(杨思惠)的妻子,原名伊丽莎白。“阿子打”是傈僳语,意为“尊敬的大姐”。
“阿子打”于1933年和丈夫杨思惠一起到了福贡县里吾底村,第二年在当地建立了教堂。怒江峡谷诞生了有史以来最宏大的一座建筑物,那便是可容纳几百人活动的里吾底大教堂。
在傈僳族人眼里,“阿子打”多才多艺、最具亲和力,她擅长弹奏风琴,常在丈夫演奏小提琴时为之伴奏,还喜欢绘画和剪裁衣裤,同时又是位妇幼科大夫,又擅长与社会下层百姓、尤其是妇女儿童沟通。
她常常在工作之余给群众看病给药,妇女生孩子前她向那家人打招呼,到时亲自去接生,这是她特有的传教方式。傈僳人原只懂得以杀牲祭鬼驱病消灾,被阿子打治好病的人不仅接受了耶稣基督,并且从此不再拜偶像,有的还改变了酗酒的毛病。
据说,她亲手接生的史富相,壮年时期曾经担任过福贡县县长。这位县长回忆,库克夫妇虽然受中华基督教内地会的派遣和资助,然而在里吾底,他们基本过着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
史富相童年时,舌头先天有轻微的畸形,故发音困难,阿子打为他做了简单的矫形手术,他才得以恢复正常。
在史富相用汉语写的回忆录中,他说“阿子打是一位和蔼可亲的女牧师,也是一位救死扶伤的好医生,每到礼拜天,是阿子打最忙碌的时候,信徒群众因病要药的人特别多。但她从不急躁厌烦,总是耐心地为他们一个接一个地看病,给药,打针。平时群众患有疾病或妇女生小孩只要喊到她,不论白天黑夜,她都去病人家看病。
她对小孩怀有一片慈母之心,每年都主动召集家长,为他们的小孩种牛痘或打天花预防针。她给群众看病治病,从不要酬谢,总是无偿地服务于群众,深得群众的尊敬和爱戴。她还经常举办妇女培训班,传授妇幼卫生知识,包括如何操持家务,如何接物待人等方面的内容,使当地的傈僳妇女获益匪浅。”
1944年的某一天,“阿子打”徒步去当地的一个教堂布道,走到半路就感觉肚子不舒服,那个村子在他们所居住的里吾底村对面,需要下到江边然后溜索过江,再往山上爬。那一日路途艰难,她刚做过手术的刀口在她抬手拿起雨伞的刹那裂开了。当她回到家的时候,恰逢丈夫外出,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刀口持续发炎,没几天便离开了人世,被安葬在自家园子里。
在阿子打等三位牧师的坟墓前,写着阿子打的简介,为傈僳文,译文的意思大概是:傈僳族人以前祭鬼,后来知道敬拜上帝,“阿子打”他们带来了和睦的福音,没有任何种族之分;她从国外带来了种子,带着年轻的妇女姊妹们,告诉她们如何生活、如何对待自己的丈夫;她还学习傈僳文字,编著傈僳语诗歌,藉着她我们得以认识耶稣基督,她向我们传讲福音,我们应当效法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