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基督教传教士勃沙特与中国红军的故事
1934年10月2日,贵州黄平县旧州,一位外国传教士为红六军将一张法文地图译为中文,此后与红军生活并长征18个月,行程达6000英里,此间互相帮助,彼此结下深厚的情谊。他就是法国基督教传教士勃沙特。
勃沙特,全名叫鲁道夫•阿尔佛雷德•勃沙特•比亚吉特,1897年生于瑞士。后随父母移居英国曼彻斯特。在他10岁那年,一位英国传教士从中国返回曼彻斯特,向大家介绍了中国的基本情况,勃沙特听后开始向往中国。于是他有意识地接受了各种训练,包括学习中文、了解中国社会等。1922年,当他还是一个年轻人时,就被国际教会作为法国传教士派住中国,在贵州境内的镇远、黄平、遵义一带传教,担任镇远基督教会牧师,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他为自己取中文名叫薄复礼,以示信奉克己复礼。
1934年9月底,勃沙特到贵阳参加贵州省基督教协会会议。此时,红六军团西征进入黔东南。勃沙特听说贵阳通往镇远的湘黔公路已不通,会后他绕道福泉、翁安,10月1日的傍晚来到黄平县旧州基督教堂投宿。
也就在此时,红六军团包围旧州。第二天,勃沙特在旧州基督教陈国荣牧师的护送下离开旧州,在离旧州十来里远的太翁堡,被红军捉住。这期间,红军战士对传教士的外国人印象不佳,认为都是帝国主义的侦探,于是就把勃沙特一行押回旧州,关押在军团保卫部。
红六军团攻下旧州后,军团司令部设在离天主教堂不远的民房内。红六军团团长萧克一行在天主教教堂大厅里发现墙壁下挂有一幅法文版贵州省地图,这对于刚进入贵州的红六军团是无价值之宝。萧克令不下请勃沙特翻译地图,这时的勃沙特经过一天的担惊受怕,浑身困乏,躺在床上正想睡觉。忽然有战士来叫他,说是萧克军团长有请。勃沙特不敢怠慢,连忙起身,穿好衣服,随战士来到军团司令部,同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萧克见了面。
勃沙特是瑞士人,因为瑞士用德文、法文和意大利几种文字,加上瑞士和法国接壤,所以他懂得法文。萧克用手指着地图上的法文地名,要勃沙特读出中文。勃沙特按照萧克的指点,操着生硬的中国话一个一个地把地名读出来,然后两人一起想出中文的译名。萧克对贵州东部地区的情况了解得十分仔细,而勃沙特也尽其所知,全部提供。两人边讲边比划,地图上的山川、河流、村镇、城市,逐一标上中文。当他们把地图上许多重要的尤其是红军预定行动地区的详细地名全部翻译完时,已近三更。
随后,勃沙特被带进一间房子同他的伙伴们一起休息。勃沙特睡在南方式的躺椅中,他的妻子睡在用木板拼起来的窄床上,而同他们在一起的红军战士作则睡在地上,勃沙特心想,看来这还算公平。初次相见,勃沙特与萧克都对彼此产生了终生难忘的深刻印象,也彼此改变了自己对对方原有的偏见。而此后,就是用这张地图,萧克与王震选择了与贺龙领导的红三军会合的方向。
之后,勃沙特跟随红六军团转战贵州东部,并与贺龙率领的红三军会合,组成红二、红六军团,进行长征。途中,勃沙特耳闻目睹红军作风,为红军作过很多有益的事情,他曾多次写信到上海、南京等地为红军采购药品,筹集经费。红二、红六军团到达贵州盘县,逼近昆明时,军情紧急。考虑到他处境的困难,红军拿十块大洋给他作盘缠,军团长萧克和红军保卫部部长吴德峰分别设宴为勃沙特饯行。萧克将军还专门为勃沙特做了一道拿手菜———粉蒸肉。
在红军中生活了18个月的勃沙特,于1936年4月12日离开了红军。勃沙特离开红军之后,不久到达昆明,立即着手整理他在红军中的这段经历。在他人的协助下,一部长达288页的回忆录仅用3个月整理出完毕。1936年8月,这部以《抑制的手》(后改名为《指导的手》)为名的书在英国伦敦出版。这是外国人对中国工农红军最早的介绍。他也是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两个外国人之一。
1984年,美国作家索尔兹伯里重走长征路,为写作《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搜集素材。在采访萧克将军时,萧克向索尔兹伯里介绍了勃沙特帮助红军长征的往事,还郑重委托索尔兹伯里寻找勃沙特并代致问候。此事一经披露,寻找勃沙特的工作就成了各界注意的焦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各方近两年的努力,萧克与勃沙特在分别50年之后又重新取得了联系。1987年末,《人民日报》驻英记者对勃沙特进行了专访。尽管满头银发的勃沙特已90岁高龄,但精力还很旺盛,记忆力相当好。在记者要求下,勃沙特讲述了与红军一起长征的传奇经历,讲述了他和红军将领之间的深厚情谊。他感慨万千地说:“在晚年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这使我激动不已。”
而今年7月5日,电影《勃沙特的长征》开机仪式在黄平旧州隆重举行。凯里快报微信号介绍,该影片预计今年10月份完成所有拍摄和制作,在全国大规模开展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与观众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