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陇川县圣经培训中心曹欧尼西姆、李路德牧师夫妇的事奉
“我生长于缅甸,在那边神学院教书13年,29岁时来中国,1980年的陇川县还没有教会,只有一些不敢公开信仰的傈僳族和景颇族信徒。我就开始传福音、办教会和培训班。”当问起他的经历时,陇川圣经培训中心的校长——傈僳族牧师欧尼西姆用不太标准的云南汉语方言回忆道。
陇川县隶属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中国西南边陲的最端,与缅甸山水相连,很多年前,曹欧尼西姆落户此处,与同为傈僳族的妻子李路德牧师一起在当地教会事奉,27年来不断为陇川等地教会培养着教牧人才。
据悉,曹牧师刚到陇川教会的时候,那里有文化的人没有几个,有的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他努力传福音、建立教会,原本就有信仰根基的傈僳族和景颇族信徒渐渐显露出来。后来,为了培养少数民族自己的传道人,他争取了一个牌子、一块地皮,创办了圣经培训中心。
培训中心原来在寨子里,借助教会来办学,学生们都分住在信徒家里。1993年,在得到基督教全国两会部分帮助的情况下,同工们买了一块地,上面有旧房子,于是在1994年搬入。2015年,曹牧师和同工们带着信心,让原本是竹竿和铁皮搭建起来的培训中心焕然一新,变成了一栋楼,进入一楼,会看到,那里一半是圣殿一半是摆有课桌和黑板的教室。
曹牧师懂傈僳语、缅甸语和景颇语,但很难讲普通话,就连云南汉语方言也讲的不是很流畅,需要同工帮忙翻译,汉族的人才能理解他的话。就在培训中心创立四年后,李路德牧师成为了他的“好帮手”,她是目前傈僳族中唯一的女牧师,于2003年被按立。
由于李牧师家土地很多,平时课程结束的时候,他们夫妇俩会带着老师和学生去地里劳动,种甘蔗、蔬菜和水果,还要养猪养鸡。
“我除了做牧师之外还要种地,我要做一个妻子,我要养我的家,”李路德牧师曾分享。他们二人各自打理收入:欧尼西姆牧师要奉献十分之二,他认为十分之一是属于上帝的,另外的十分之一是给孤儿寡妇的,因此自己一旦有所收入的话,必定要奉献十分之二。
李牧师的想法则不同,她说:“好吧,这是你的领受,你这么做吧,我还是只能奉献十分之一。因为孩子要钱不会像他们爸爸要钱,只会向我要钱,爸爸不会找钱,种地什么的都是我去跑。”
他们俩同时在教会服事,每月只能从周边教会中得到少许支持,圣经学校的老师们目前仍是没有工资的义工,一边教书一边下地干活;学生们只在入学时交火食费,平时需要干活并自己种菜和做饭。
李路德牧师从附近村民那里租下了30亩地,全部用来种甘蔗。除此之外,还在家里养猪、养鸡。1999年,她因为种甘蔗而获得了陇川县人民政府的颁奖,“基督学校:99/2000年榨季入榨甘蔗207.26吨,被评为先进种植学校,特此奖励。陇川县人民政府,2000年8月2日。”奖状上如此写道。
因此,这对夫妇的分工便是:曹牧师专注于圣经培训中心的事工,平时讲课、带教会,妻子则承担着家庭负担,时不时还要讲课。“说实话如果是在外面的话,妻子这样生活会有埋怨,但是我不埋怨。妻子是帮助者,我是帮助者嘛。我会尽我所能做的去做。但是我的压力也非常大……”李牧师曾对福音时报同工说。
目前在校的37名学生(多数是傈僳族,也有汉族和缅甸人)要如何培养,如何解决吃饭问题呢?这些曹牧师夫妇每天都要想,还要去乡下教会开培灵会。而他们的孩子也需要上学,一个读大学一个读高中,学费怎么办,这也要想。
曹牧师常常要到乡下教会分圣餐或开展培训,如果儿子放假,一般由他的儿子陪同。“我近年痛风,右手又痛又麻,脚也不舒服。”他一边说一边摸了摸手和脚。后来笔者才知道,曹牧师的胃也不太好,已经吃了一年多稀饭了。可他常常挂在嘴边的是,在圣经培训中心楼建立起来之后,如何再新建厨房和给老师们发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