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柳市堂慈善基金会背后的神学、处境化与社会功能思考
基督教服务社会的传统古已有之,从旧约时期允许穷人在麦田里拾麦穗的惯例、到耶稣时期福音书里记载的“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再到现今教会依据2012年国家宗教事务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鼓励和规范宗教界从事公益慈善活动的意见》来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教会正积极融入社会,以践行信仰、促进社会发展。
在2016年12月12日于南京举行的宗教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的分论坛中,温州基督教柳市堂慈善基金会的同工郑哪哒以该堂慈善基金会的实践为例,分享了“以慈善进入社会”的信息,谈到了该基金会背后的神学、处境化与本土化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思考。
为了能更规范化、制度化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活动,更广泛地为有需要的人士搭建爱心平台,2014年2月19日,温州基督教会柳市堂经审批成立了慈善基金会,并在该堂落成一周年感恩庆典上挂牌。基金会成立不久,就与浙江省宗教界一起开展了以“五水共治、五教同行”为主题的宗教慈善活动,资助平阳县书阁村水利修理工程等30万元,后又赴书阁村进行慰问。柳市堂慈善基金会还资助了乐清市芙蓉镇老年文化中心的建设。
据该基金会官网介绍,温州柳市堂所成立的“慈善基金会”是浙江省首家经该省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批准的非公募基金会。基金会的主旨是从事灾害救助、残疾人扶助、社会扶贫助困、养老、托幼、医疗卫生服务、环境保护、专职教牧人员工资补助,教堂、神学院校建设、神学学术研讨讲座资助和图书馆藏书资助等公益活动。
在2016宗教与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中,郑哪哒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行分享,他表示,作为基督教的信仰群体,可从实践、神学和社会功能的层面来看教会慈善事业。若从实践的角度看,基督教从事社会公益慈善一定是要有圣经根据的。比如,新约中记载了很多耶稣所行的神迹,让我们看到的是,他所关注的是那些被边缘化的、有需要的人,这为基督教群体的慈善提供了一个很重要的实践性的、有圣经根据的参照。其次,很重要的一个是传统,基督教传播到不同的地方,都有非常实践性的慈善事业,如教育、关怀或者其他公益事业。第三,从个人和集体性的层面看,我们都强调的是基督教践行爱人如己的理念,但有时忽略了个人性和教会的集体性是有区别的,拿基督徒个人来说,爱人如己是必然的,我们参与到社会上的救助和关怀事业是很自然的,但将其变成集体性的事情时,它就变成教会里需要传播的重要理念,这就成为了主导教会发展的某个方向。郑哪哒表示,通常来讲,温州地区的教会注重的是福音和救赎,如果将教会的理念改变,加入慈善事工,会涉及到从个人到教会集体的实践过程,这是需要努力的。
他还表示,成立于2014年的柳市堂慈善基金会虽然经验尚浅,但一直坚持的理念是,公益慈善事业的实践要关涉到不同层面,比如从环保入手,专注于某个地方水的治理;对于自闭症、残障和孤儿的关怀,在敬老方面和患有疾病人群家庭的帮助。基金会所做的事情不多、量也不大,但希望能在不同方面有所实践。”紧接着,郑哪哒从神学、处境化和社会功能的角度谈到了该基金会的实践经验。
他分享,第一,从神学思考的角度看,对于基督徒来讲,涉及到慈善时,必然会想到将救赎、传福音和灵魂关怀作为主要的,这就是彼岸而非此岸的关怀。如何用创造神学来平衡对于救赎神学的过分偏向呢?郑哪哒认为,在这点上,又容易忽略神学动机的本质性,为什么会注重救赎和对于灵魂的关怀呢?“可能,这并非是对创造的忽略,而是想到对于一个人,不要单单只有对于他现世的关怀,更重要的是对于他未来和灵魂归宿的关怀,这里面夹杂着很重的慈善性的意义。”所以,郑的思考是,如果将这种动力发挥到集体性对神学的理解,让很多信徒认识到对于一个人的关心不单单是终极性的,而关怀此世本身也有圣经的依据,那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
郑表示,因为圣经从头到尾,谈天堂和地狱的文字是少见的,更注重的是对于此世的关爱。“如果将对于来世的关心投射到对于现今的关心的话,那对于我们构建神学的思考不单单是牧者和学者的,也是能深入到信徒群体中的神学性的思考,这对于从整体上推动慈善事业很有意义,”他说。
第二,郑谈到了处境化和本土化的问题。我们身处中国,肯定要联系到中国的处境,他分享,国内对于神学的研究,无论是实践、圣经、传统、新兴神学或学术方面,基本上大量文献和书籍的出版都不是来自信仰的群体,而是非信仰的群体对于这些进行研究而产生的结果。文化基督徒或者学者基督徒对于这些问题的考量就成为在国内要进行神学思考时必须要涉及到的一个层面。因此,郑表示,当柳市堂的慈善基金会要开展事工、从这些方面来构建处境神学时,就曾在柳市堂举办过慈善与社会关爱的研讨会,将不同学者的调研和反思作为教会进行社会服务时的参照,使教会在从事慈善事业时的神学考虑能有处境化和本土化的内容。
当时,中国民族报对研讨会进行了报道:2014年2月19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与国家宗教局《中国宗教》杂志社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基督教研究中心温州柳市调研基地协办的“宗教慈善与社会关爱”学术研讨会在柳市堂综合楼四楼礼堂举行。研讨会开幕式由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郑筱筠研究员主持,直到20日下午结束,共举行五场研讨会,分别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北京联合大学、温州大学等研究机构的25位学者发表演讲,共有40多位学者以及部分信徒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第三,郑哪哒继续分享,若从社会功能的角度看,在商业氛围浓厚的温州,会将慈善所做的社会功能的效果演变为宗教与宗教之间、宗教内部不同教派之间的竞争,即慈善所产生的社会公用性会让某个组织或个人想要借此来强大自己。郑认为,这之间就产生了一种竞争,可能会违背慈善本身想要达到的纯慈善性的做法,所以,在温州地区,这种社会功能的效果有一种潜藏的危机性,需要不断提醒以避免此种现象的产生和发展。
郑建议,要从本质性来出发,即慈善不是达到一个救赎人的手段,它也不是产生社会功能的手段,更不是一个竞争的手段,乃是带着纯粹的目的,为了慈善而去慈善。在这点上,初代教会就给我们作了很好的榜样。
最后,郑总结,基督教团体正积极参与中国社会的慈善事业,他的思考是:社会对于这些慈善团体的接纳能不能是一种非宗教性的呢?他认为,国内的基督徒做慈善仅仅因为自己是中国人,这并不违背基督教本身的身份界定和神学理解。这样,社会非信仰者团体对于基督徒群体的认可是不是可以脱离纯宗教性的角度?“而基督徒如果仅仅借助自己的伦理观,不太强调自己做事情时作为宗教信徒的身份,慢慢让慈善变成一种非信仰性的语言去传递我们信仰的伦理观,最后我们的身份也不会丧失,但是在未来的构建中,是不是能够更好地发挥一个社会性的功用?”郑哪哒如此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