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里反智主义的危害
曾经有位名牌大学英语专业的学生跟我说,“耶稣时代聆听祂教诲的民众是不是都是文化水平低下的”?我说:“是的,大部分是这些人”。她于是说到:“看来主的救恩临到所有人,不分知识水平高低,在信仰中确实不需要知识”。这位信主不久的姐妹作为高校的高材生,居然会认为在信仰中知识不重要,实在令人感到愕然。但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在当前中国教会里,存在着反智主义的倾向。他们高举使徒保罗“知识使人骄傲,唯有爱心造就人”(参:林前8:1)的理论,将爱心与知识对立起来,认为有知识必然骄傲,甚至是神学方面的。那么这种反智主义合理吗?
我们要看到,主在创造人类的时候,赋予人世界管家的责任,让他们“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1:28)。而人类要完成这些工作,自然需要理性与知识的指引。因此主赐予人理性,以担负起工作。因此,人类需要理性,加强各种知识的学习,才能不负主的重托。
那么使徒保罗的话又当如何理解呢?我们要看到,保罗不是反智主义者,他从小受到严格犹太律法教育,曾在耶路撒冷著名的学者迦玛列门下学习,对旧约圣经有深入了解。而他的故乡大数又是希腊哲学,尤其是斯多葛学派兴盛之地。特殊的环境使他能够学到很多知识,尤其是希腊哲学的熏陶。很多学者认为,保罗书信中有不少斯多噶学派常用术语、哲学概念与议题,可见使徒保罗是学贯两希文化(希伯来、希腊)的大学者。他之所以认为知识使人骄傲,乃是反对那些自以为有知识,就狂妄自大,不仅否定主的存在,在人前也显出极端的优越感。而对于像保罗那样谦卑真心追求真理知识的人,他自然希望信徒去效法了(参:腓3:17)。另一方面,他指出爱心能造就人,乃是认为爱心与知识之间,只是次序的问题,而不是对立的关系。使徒彼得在《彼得后书》进一步提出这个问题(参彼后1:5-8)。因此,基督徒不应该成为反智主义者,而应该多学习知识,以便更好地荣神益人、为光为盐。
我们要警惕反智主义,因为这种观念会对教会产生严重的问题。其危害性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反智主义是异端的温床:中国教会深受基要派、敬虔主义的传统影响,十分注重内在生命。而这十几年来,灵恩派大肆冲击大陆教会,强调极端感性的信仰。敬虔主义、灵恩派的思潮走向极端,必然带来反智主义,而这点恰恰又存在于很多信徒的观念中。反智主义导致不少人排斥《圣经》外的知识,以“唯读圣经”“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福音书”为荣。这种现象造成不少人曲解《圣经》、信仰盲目、不知世事,主观上很敬虔,可真理上出现偏差。正如一位清教徒神学家所称“无知是异端之源,而非敬虔之母。”
我们要明白真理,就需要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圣经》是由多种文体组成的,又有很多历史文化背景,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很难深入理解的。另一方面,当前教会面临多种世界思潮(包括异端思想)的冲击,教会要在社会上为光为盐,就迫切要求广大信徒具有回应时代挑战的能力,而这除了掌握文化知识,别无他法。反智主义只会带给信徒“中了人的诡计和欺骗的法术,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就随从各样的异端。”(参:弗4:14)
反智主义也让教会失去见证。中国教会面临的社会处境是,社会上大多数人都受无神论的影响,虽然绝大部分属于无神论加民间信仰的矛盾状态。但对于宇宙中没有神,人类源于古猿进化等等思想已经先入为主。宗教在他们看来,是与现代科学相对立的,是麻醉人民的鸦片。任何宗教徒是落后、无知、愚昧、狂热的代名词。而教会里的反智主义,不少弟兄姐妹对于科学文化知识的排斥,无疑会加固民众对于基督信仰的偏见。可以说,反智主义者为反宗教者提供了现实的样板,让广大民众愈加相信他们的宣传。结果必然是更多人远离基督信仰,教会失去了见证。因此,基督徒如果想要传福音,领人归主,能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吗?不如此何以消弭社会上宗教与科学对立的偏见呢?
作者介绍:福建厦门鼓浪屿80后基督徒,生于海上花园鼓浪屿,在天风海涛熏陶下成长。2007年底信主,次年儿童节在三一堂受洗。喜欢阅读,涉猎神学,历史,宗教,军事、民俗等学科。自2010年以来,从事文字事工,担任教会杂志编辑,并在《天风》,《福建宗教》等杂志发表文章二十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