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葛培理与中国情缘:三十年前首次访问中国引起轰动

WechatIMG98.jpeg


20世纪最伟大的布道家葛培理的离世引来全世界的悼念,其近百年的人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值得一提的是,葛培理牧师也与中国结下了深厚情谊,谱写了一段美丽佳话。


葛培理与中国的故事,首先要从他的岳父钟爱华(Lemuel Nelson Bell,或译钟仁溥)说起。钟爱华是美南长老会来华医疗宣教士。1916年底来到中国苏北的清江浦(今淮阴),担任仁爱医院的外科主任和行政院长。他在此宣传福音,悬壶济世,帮助很多中国人解除了痛苦。而在艰苦的抗战期间,他仍坚持工作,与国人同舟共济,直到1941年回到美国。


钟爱华夫妇在中国生育了四个子女,二女儿钟路得于1940年秋在芝加哥的东布兰卡特堂门口看见一个金发小伙子冲下楼梯,“他很高很瘦,飕声就走过了。”她忖道,“这个人真有劲儿,清楚知道自己要去那里!”几天后,路得参加一个为主日学老师祷告的聚会中,听到了这个男生的祷告,感觉他对主有特别深的认识。后来通过介绍,葛培理认识了路得,据他回忆:“简直不能相信世上有这么美丽温顺的女孩子” 。


image.png


经过一段时期交往后,两人感情日深。终于有一天,葛培理问路得,“你是否相信神将我们放在一起?”路得答,“相信。”葛培理指出,圣经明说丈夫是妻于的头,“神会带领我,你就要乖乖的跟在后面。”路得凭信心同意了。就这样,这个日后伟大的布道家就娶了这位出生在中国的女孩,并成为其一生的属灵伴侣,并为此与中国结下了情缘。


在婚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钟爱华就住在葛培理夫妇的街对面。葛培理时常与岳父交流,他从钟爱华那里学到很多属灵知识,为日后环球布道打下良好基础,他们还一起同工,通过文字传扬真道。50年代末,钟爱华与葛培理创办《今日基督教》,钟爱华担任执行编辑,并负责撰写“平信徒及其信仰”专栏。由于钟路得在中国长大,对中国怀有很深的感情,因而她鼓励、并陪同葛培理对中国大陆进行了历史性的访问。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教会在三十多年里与海外教会断绝了联系,葛培理夫妇未能重返自己的第二故乡。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华大地时,中国打开了与世界交往的大门,他们的夙愿终于得以实现。


1980年,葛培理夫妇获准以探亲的名义到华访问,可惜他因为意外受伤而暂时搁浅。1988年4月12日至28日,葛培理夫妇带着儿子以及摄影师、助手等,应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基督教协会联合邀请,访问中国。葛培理此前访问过70多个国家。这是他第一次访问中国。


来到中国次日,葛培理夫妇就受到中国宗教界人士丁光训、赵朴初以及全国友好协会会长章文晋等人的热情接待。席间,葛培理被称为“和平使者”,钟路得则为“中国女儿”。葛培理也在讲话中表示,访问中国是他多年来的愿望,他希望能够带来和平的信息,相信世界各国的人都需要精神的力量。


image.png


接着,新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在紫光阁会见了葛培理夫妇,这是中国政府领导人第一次会见美国的宗教界领袖。他们会谈了五十多分钟,李鹏对葛培理说,“我们信仰不同,却不妨碍我们真诚交谈。”此后,李鹏介绍了中国的宗教政策以及三自教会的情况,并指出中国保障信仰自由。葛培理也不忘向他讲述基督信仰的信息。最令葛培理印象深刻的,是李鹏强调中国不能单凭物质发达而变得强盛,“中国还需要道德力量!”葛培理认为“这次面晤使我们更获得注意与信任,间接打开了一道道门户,也叫我们所拜访的信徒和教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曝光率。”


4月17日,葛培理在北京崇文门教堂布道,很多信徒得到消息后,纷至沓来。只有700个座位的教堂,那天居然涌入1500多人。大厅、院落甚至附近的胡同里都挤满了人。葛培理在布道中强调:“我爱中国人民,就像上帝爱你们一样”。他还把自己的妻子钟路得介绍给会众,说她经常提起自己生在中国,长在中国,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但我认为,中国才是她第一故乡,美国是第二故乡。葛培理的讲道得到广泛的赞誉。


在北京访问一周后,葛培理夫妇相继访问了四个城市,即淮阴、南京、上海、广州。淮阴是钟路得出生的地方,她在此生活了17年。他们在淮阴受到了热烈欢迎,令葛培理夫妇宾至如归。晚宴上,一个女官员向钟路得致送一幅用贝母嵌成的山水画,并解释道,“画中石头象征我们友谊永固;松树象征我们交情长青;而在秋天转红的枫树,象征淮阴人民对你们的热情。”


image.png


第二天,他们到仁慈医院旧址。在此,钟家宿舍早已打扫干净。路得绕着房子侃侃而谈,向培理和法兰细说当年。丈夫和儿子从前常常听闻这地方,现在亲历其境了。中国友人指着一所房子,说路得就在那里出生。路得突然记起一件往事,就与众人分享。在医院办公室内,地方官员兴奋地把一块石版给培理夫妇看,乃是在新院动工期间掘出的旧院大门匾额,刻着“仁慈医院”四个字。他们又送了一个锦盒给钟路得。路得打开一看,原来是昔日前门的门斗,再没有什么赠礼使她更感动了。


在南京与上海的访问中,葛培理参观了爱德印刷厂,了解了中国《圣经》出版的情况。在上海他得到时任上海市长朱镕基的热情接待,并了解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在上海葛培理分别在清心堂和沐恩堂布道,有3000多人聆听了他的讲道。钟路德回忆:“培理在清心堂讲道。清心堂是一家登记的教会,离市中心颇远,属较贫困社区。夫妇二人按习俗用过茶,即由牧师带领,在诗班的歌声中就座。“这里有很多青年,聚会气氛活泼。培理讲耶稣的‘七个身份’时,一只蝙蝠飞了进来(蝠与福同音,乃福的象征),在会堂中飞来飞去。中国人见怪不怪,几位外国人就有点不自在。这次讲道‘大有力量,深入浅出’。”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基督教协会的帮助下,葛培理夫妇会见了中国家庭教会领袖王明道,了解中国家庭教会的概况。


4月28日,葛培理从广州出境,回到了美国,结束了第一次访华之旅。对于这次访问,他回忆说:“中国人民是世界上最好客,最友好的人民”,并认为是一趟完美的旅程。


此后,葛培理福音布道会(BGEA)多次访问中国,增进双方的友谊,加强两国教会的交流,为推进各项福音事工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进入本世纪,中国教会分别在2006年与2011年两次在美国举办“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这个事工得到了葛培理的鼎力支持,开幕式甚至安排在葛培理图书馆举行。通过举办圣经展览,向普世教会见证了中国教会在印刷《圣经》上的美好见证。



image.png

2011年11月10日上午9时,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美国第二大金融城市夏洛特顺利开幕。开幕式在葛培理图书馆举行,中国基督教两会代表团、国家宗教事务局代表团、葛培理福音布道会、撒玛利亚救援会、夏洛特市政府及北卡罗来纳州政府、当地教会及教会机构等各界嘉宾40余人出席开幕式。(图:中国基督教网站)


而在中国发生汶川大地震时,葛培理布道会下属的撒玛利亚救援会,通过中国基督教两会捐款200万人民币支持汶川灾区重建,体现了其对中国的爱。


葛培理牧师在晚年一直致力于中国教会的友好交流,是中国教会的好弟兄,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他与中国的情缘将会由他的子孙延续下去,向世人讲述一段美好见证。


本文参考资料:

鲍乐基著:陈恩明译:《葛培理传》,中国基督教协会。2012

刘庚寅著:《葛培理在中国》,《友声》2014年第9期,p30-31

中国基督教网站

华人基督教史人物辞典网站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