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教堂建筑与“礼拜堂”
近日,一则关于宗教场合悬挂国旗的消息,引起各方关注。“万事相互效力”,这恰是一个反思教会与教堂建筑关系的契机。
提及教会,人们最先想到的,无外乎是耶稣、十字架和教堂。对于非信徒而言:耶稣,只是一位外国人;十字架,只是一个外来文化符号;而教堂,则只是与己无关的房产建筑。对于基督徒而言,教会却远远超乎这些外在表象,具有属灵意义。
教会从来不等同于教堂建筑,也不是指悬挂着十字架的建筑或场合。根据圣经,教会(ekklesia)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至耶稣对彼得的教导:“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 我要把天国的钥匙给你,凡你在地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凡你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马太福音 16:18-19)从希腊文来看,教会(ekklesia)的字义,是“呼召出来”,显然是指将门徒从世人中呼召出来,而与建筑无关。
有人曾经做过统计,教会(ekklesia)在新约圣经出现了144次,从没有用来指一个地方,或一座建筑物。 另外也有统计,教会是基督的“身体”,在新约圣经中总共出现了四十次之多。所以说,提及教会,基督徒首先应当思想的,是教会作为基督在地上属灵的身体,而非是教堂建筑。这是基督徒与非信徒之间的区别和不同。
礼拜堂(chapel)一词的由来,在教会历史上,可以追溯到公元4世纪的修士马丁。当他和朋友遇到一位几乎赤身裸体、瑟瑟发抖的乞丐行乞时,没钱给他,就把自己的披肩撕成两半,将其中一半给了乞丐。后来他在梦中看见耶稣披着半个披肩向他走来,说:“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兄弟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后来马丁经常被描述成与乞丐分享披肩的形象。这一片小布——capella,就是“小礼拜堂” (chapel)和牧师(chaplain)的词源。
回顾两千多年来的教会历史,有两处与教堂建筑相关的历史,对于今天的中国教会而言,具有特别的启示意义。
一是早期教会时代的“地下墓穴教会”。早期教会没有教产,基督徒聚会都是在墓地举行。根据四福音书的记载,耶稣大部分时间是与穷人、病人和受歧视人一起度过的。在教会最初的三百年间,大多数基督徒都来自底层。早期基督徒崇拜的中心,是圣餐礼,而非讲道(讲道时16世纪才成为崇拜的中心),圣餐通常都是在地下墓穴举行。一方面是因教会不被政府承认,所以不曾拥有教产;另一方面是因当时的基督徒相信,在信仰英雄安葬之地,圣餐可以将他们与耶稣基督以及信仰前辈共同连合。
二是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帝国复兴时期,查士丁尼重修圣索菲亚大教堂献给“神圣的智慧”基督,他曾夸耀地说:“所罗门,我已经超过了你。”但在土耳其人攻占君士坦丁堡之后,圣索菲亚大教堂四周修建起尖塔,这座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被改建成穆斯林的清真寺。今天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只是基督徒和穆斯林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阿索非亚博物馆。
当今中国教会对于教堂建筑有着特殊感情。一方面是与1949年后教产变迁相关,一方面也是与1980年后复堂建堂的热潮有关。对于基督徒而言,在属世属灵的张力之间,需要智慧的分辨教会与教堂建筑的区别。从属世角度,尤其是从城建部门角度讲,教堂建筑属于宗教用地,是公共资源的一部分。从政府行政管理部门角度讲,教会团体是宗教团体,是社会组织中的一部分。这些属世性质与类别,不应影响教会的属灵意义。相比之下,当代中国基督徒需要更多地思考,教会作为基督在地上属灵的身体应当如何?当代中国的教堂之中,是否也有半块披肩的传统?
“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出埃及记 20:3)这是上帝给人类“十戒”中的第一条。圣经与两年前多年的教会历史都已告诉世人,教堂建筑是否宏伟不重要,十字架是否高大不重要,甚至悬挂什么都不重要。于此,历史不乏前车之鉴。对当代中国基督徒而言,或许已经适时去变改和更新,把对上帝和教会的爱,从宏伟的教堂,转向基督徒委身的生命;将对信仰的追求,从个人的蒙恩得救,转向上帝看顾下的公共福祉关怀。
注:孙山亦,历史学博士,基督教研究文学硕士。曾任福幼基金会广州公益项目统筹主任、澳门大学绍邦书院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