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首页>教会>正文>

有关“信仰寻求理解”的神学思考

神学应从何开始?这是本文有所涉及的问题,亦即神学领域的“绪论问题”。倘若我们不明白从事神学的方法,根本无法在主观、客观上达致某种平衡,进而可能使我们所传的信息沦为某种空泛、毫无内容的抽象概念,或者过于主观而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因此,以怎样的态度从事神学,以及如何从事神学思考也是本文将会涉及的主题。

此外,本文所要论述的重点即是“信仰寻求理解”的神学进路。论及写作思路,笔者追溯保罗、奥古斯丁、以及改教神学家们的神学特色,阐述了信仰寻求理解如何作为“神学传统”。其次,笔者以艾利克森、范胡泽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勾勒出本文所论述的后现代思潮,以及信仰寻求理解如何作为“时代答案”。再次,笔者以普兰丁格的认识论为基础,检视信仰寻求理解如何作为一个“有保证的信念”。最后,笔者将紧扣信仰委身、认知理解,以及两者的关系等三个方面,阐述了信仰寻求理解如何作为“神学方法”。

当然,所谓主旨、态度、方法都不是恒常不变的,因为时代总在变化。故此,笔者不妄求构建某种永恒的、系统的神学,惟愿在而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尝试以大纲性的论述方式与初涉神学训练的同仁们一同自省神学之路。

1、信仰寻求理解作为神学传统

从字面意义来看,“信仰寻求理解”至少包括“信仰”、“理解”这两方面的论述,而且“信仰”在神学思考的逻辑顺序上更具优先性,同时也不失理性的自省过程。纵观基督教神学发展史,诸多神学大师的神学都体现出这一神学特点。例如,奥古斯丁、安瑟伦、路德等人,甚至使徒保罗皆是如此。

首先,保罗曾是逼迫教会的人(徒8:1-3),这也是保罗自己所承认的,甚至比其他普通法利赛人更加激进(加1:13-14)。然而,保罗在赶往大马士革时蒙主光照(徒9:3-6),上帝将外在的恩典赐给他,令其在知识、心性上能够真正认识上帝,成为忠心传扬主耶稣死亡与复活的“外邦使徒”,为基督教神学开启了全新的纪元。故此,我们说保罗的神学是以外在的信仰启迪为起点的。

其次,西方古教父奥古斯丁的思想也表述出“信仰寻求理解”的神学特点。虽然他的神学弥漫着新柏拉图主义的味道,但在认识论上与柏拉图大相径庭。柏拉图的认识论基本上是回忆说,即回忆起先存于灵魂内的知识。而奥古斯丁认为,知识之所以可能,乃是因为上帝大能的光照,即外在的恩典。正如他在《论三位一体》中所言,“倘若这不能用理解来领会,就要用信仰来把握,直到那藉先知说‘你们若是不信,定然不得理解’的主,照耀我们的心田”。1

再次,奥古斯丁的神学创见亦奠定了中世纪神学的理论基础,而这种认识论也经由安瑟伦表述为“信仰寻求理解”2,使得后人受益无穷。宽泛地说,神学大师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进路也是“信仰寻求理解”的延续,因为他的五法论证也都是在认信实在的前提下所构建出来的神学表达,即使他相当强调理性思辩在信仰抉择上的重要性。然而,按照现今的说法,其前设即为上帝的存在、可言说性,以及在创造行动中的启示。故此,我们认为“信仰寻求理解”亦在中世纪神学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承。

及至宗教改革时期,“信仰寻求理解”的神学特色仍旧延绵不绝,甚至更显深邃。其中,马丁·路德历经义行之苦,以创新的视角挖掘出“因信称义”的古老信仰内涵,强调信心乃是认识神的基础。另外,约翰·加尔文的方法论肯定人先天具备获得知识的能力,而不是知识的内容,并于《基督教要义》首卷开篇提出,“敬虔”就是经历神恩并因这知识产生对上帝的敬畏和爱3,将“信仰”与“理解”作出了更为互动的关联。故此,我们认为“信仰寻求理解”在历史根源上可以找到依据。当然,倘若我们照搬古代哲人的思想,只会忽略其间的时代差异,故此,笔者将于下部分探讨“信仰寻求理解”在当今后现代思潮中的表达形式。

2、信仰寻求理解作为时代答案

论及当今时代的思想特征,严格来说是难以定义的,尽管学界惯以“后现代”来称呼它。但它究竟是什么?对此,大多数思想家习惯从“现代”入手,以“现代”的反动形态来勾勒它的思想特征。本文将尝试以艾利克森、范胡泽的分析为基础,对其作出总结性的陈述。

艾利克森在《后现代主义的承诺与危险》中,依照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为铺垫,进而以德里达、福柯、罗蒂、费希等人的思想为轮廓,勾勒出后现代思潮的主要特征。按照他的分析,德里达以正义作为解构的原动力,对传统观念进行深入的检视,反对其中思想、表达不一致的缪见4;福柯认为,知识是权力以“科学”为工具所形成的产物,而体系则是权力运用的标志5;罗蒂虽未否认客观存在,但以新实用主义宣扬避开一切有关本体的讨论6;费希否定存在所谓的客观规范意义,强调在语境中诠释文本。7当然,后现代思想并不仅体现于哲学思辩,在建筑、艺术、社会组织模式上均有所涉猎。相比艾利克森,范胡泽的态度较为开放,他认为,后现代理论拒绝现代主义的如下假设:1、理性是绝对的及普遍的;2、个体是自治的,能够超越其历史、阶级,以及文化中所处的位置;3、普遍原则及程序是客观的,与此同时偏好则是主观的。8总而言之,本文所论述的后现代思潮仅是指,在神学领域中对某种以普遍理性价值所构建的静态、封闭性的神学体系的抗议。

然而,“信仰寻求理解”却并非后现代思潮所笔伐的权威对象。因为“信仰寻求理解”并不主张以某种所谓普遍、绝对的理性作为思考的起点或要旨,而且该论述本身也不足以被称为封闭的神学体系,同时也并无构建某种宏达叙事的意图。相反,若以该论述为神学进路,很有可能开启某种具有创新主体意识的动态神学之路。其次,“信仰寻求理解”肯定存在独立于世界的客观他者,并非人心所构造“信则有,不信则无”的虚幻迷信。再次,这位他者并不是完全无法寻求、无法言说的,但务必对探讨的方法、态度、理性功能作出严谨、深刻的检视。另外,这一整个思维过程都必须沐浴在某种深刻的信念委身之下,包括神学思考的起点、过程,以及自省意识。简言之,其状况更像是较为温和、谦逊的寻求态度。

综上所述,“信仰寻求理解”虽不是后现代思潮中唯一的时代答案,但亦并非完全不可能、完全错谬的参考方案。倘若适当运用该论述,确有可能帮助当下的信仰群体构建能够适应后现代的文化处境,因为该论述并无构建权威神学的意趣,反而力主以谦卑的心寻求对实在的理解与认信。对此,笔者更愿视之为时代的“礼物”,能够帮助我们从恍惚、迷离的学术态度中,找到有保证的(warrant)、非压迫性的信念。同时,它并非某种处于时代夹缝中已然又未然的尴尬产物,彷如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理论。

3、信仰寻求理解作为信念本身

那么,为何说“信仰寻求理解”是一个可以有保证的信念呢?这是该部分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但在此之前,我们最好从“何为保证”开始,并逐步聚焦于信仰寻求理解作为信念本身。

首先,最早将“保证”(warrant)概念用于认识论探讨的是哲学家普兰丁格,意指“不是证明或证实、确证,而是在一定认识条件和环境中,获得的可靠的保证”9。在他看来,知识并非指现代主义所谓的“被证明为真的命题”,而是指本身为真、认知主体也相信为真,并获得保证的可靠信念。这就区分了现代主义逻辑实证的论证基调,并绕过了由经典基础主义引起的认知困境,即经典基础主义本身无法自证。

那么,究竟何为“有保证的信念”呢?按照普兰丁格在《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一书中所提及的观点,“一个信念对一个人S有保证,只有当那个信念在S这里是由恰当地运转的认知官能,在一个相对于S类型的认知官能来说是合适的环境中,按照一个目的在于产生真理的设计计划产生出来的”10。对此,笔者认同梁俊对此的分析,只有当认知主体满足以下四个条件时,才能产生有保证的信念。首先,认知主体的认知功能得到正当的发挥;其次,认知主体的认知功能适应于其内在结构原先的设计蓝图;再次,存在某种足以发挥认知功能的认知环境;最后,认知主体的认知意图是指向真理的。11因此,我们认为,“信仰寻求理解”的神学进路很可能有助于在信仰传统、教会生活的指引下,形成某种利于认知实在的环境,并在实际生活中不断自省其认知功能,进而在两者交互作用下形成某种指向真理的研究意趣。

论及信仰寻求理解作为信念本身,我们认为这信念可以是有保证的。正如普兰丁格基于阿奎那/加尔文认知模型所提出的神圣感应12,笔者认为,“信仰寻求理解”同样是某种基础的信念,例如感知、记忆,以及先天信念等。在加尔文看来,人先天具备某种认识上帝的能力,可以透过上帝的创造痕迹获取有关上帝的知识,即神圣感应。这也是源自使徒保罗的信念,“自从造天地以来,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着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罗1:20)。反观“信仰寻求理解”,则是由这种神圣感应所延伸出的对上帝恰当的寻求态度,也是无需论证却可以理性持守的基础信念。在此,笔者并不是将“神圣感应”独立于 “信仰寻求理解”,也不是要将两者融为一体,而是将后者作为前者在逻辑上可区分、却不可分割的自然结果。简言之,当认知主体透过浩瀚星空(或其他足以彰显上帝之宏伟创造的环境)而对实在主体产生神圣感应时,则会自然地形成某种“上帝很可能存在”的基础信念,进而促使自身带着某种敬虔的信仰态度去寻求有关实在主体的知识与关系。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知觉自身已然产生的神圣感应。有的人对浩瀚的星空无动于衷,也有人习惯了悲欢离合,似乎他们并不具备认识上帝的官能一般。另外,有的人顺从神圣感应所引发的行动,但否认、隐藏神圣感应的自然结果,即信仰寻求理解。对此,我们更愿意称那些人为匿名的基督徒,他们在各种不利于信仰活动的学术氛围中主动隐藏自身的宗教立场,终身为基督教的知识性地位、宽松的政教关系而据以力争,仿如“卧底”一般。我们更愿敬重他们为“道成肉身”的伟人,对他们予以相应的尊重!同时,面对那些具备神圣感应而不自知之人,我们应当以基督的爱去感动他们认识、并回应自身所产生的神圣感应,进而以“信仰寻求理解”为进路,与神建立美好的属灵关系。这不正是基督在升天之时托付于历代基督徒的福音大使命吗?

4、信仰寻求理解作为神学方法

在解决了上述诸多问题后,我们将进入本文的核心内容,即信仰寻求理解作为神学方法。论及神学方法,指的就是基督教神学提出问题、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13按照哈特的理解,神学方法至少可分为两类,导向公共性的神学或私人化的神学。前者过于强调理性地描述与批判,而忽略了信仰层面的生命委身。同时,后者过于强调主观认信,而忽略了基督教信仰的普世性,使之沦为某种迷信。这也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所带来的认知困境。在笔者看来,我们固然不可认同某种以普遍理性为基础的强势神学,但也不应忽略传统神学中璀璨的智慧而迷失自己的方向。这也是笔者在前言部分所提出的,即务必建构某种能够在主观与客观之间达致一定平衡的神学方法。在此,笔者与哈特的思路一致,“信仰寻求理解”是适当的神学逻辑结构14,亦即本文所推荐的神学方法.

首先,“信仰寻求理解”认为神学研究的起点是对实在主体的生命委身。我们所寻求的实在不是某种完全抽象、无情感、无意识的至高理念,而是一位大能、慈爱,有情意的上帝。而这样的上帝不是完全独立于世界的他者,乃是乐意向受造人类彰显自身的主体存在。故此,我们可以在旧约中透过上帝与以色列民族的互动认识上帝的属性。例如,在祂的创造行动中,我们看见一位大能、且怜爱世人的上帝。而在祂的毁灭行动中,我们也看见一位荣耀、且要求世人追求圣洁的上帝。因此,作为受造存在的主体,与上帝之间不是持定某种“我”与“他”的关系,乃是“我”与“你”的生命关联。坦白说,该论调颇有齐克果那般“信心之跃”的味道,即信仰主义。

其次,“信仰寻求理解”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地自我批判。对实在的生命委身的确是在神学逻辑结构上具有优先性,但理性批判亦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有时甚至启迪、并引导信仰生活。所谓传统,“信经”是最为主要的信仰宣告,同时也包括历代属灵伟人的真知灼见。在此,笔者相当欣赏霍华德·斯通的观点,“神学思考是超越时空的持续谈话”15。显然,这些信仰规范有助于我们展开神学思辨,让我们看见一个不同于当下信仰群体的神学言说。其背后的前设就是,相信基督教的上帝曾在历史中作工,并在人类历史的重要关头留下自己的行动痕迹。其实,这也是我们得以看见不同的时代中不同侧重点之神学范式的根本原因。

那么,究竟何为理性地自我批判呢?其意义至少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在于分辨上帝的客观行动与人类的主观臆测。当我们在教会中听闻信徒的感恩见证时,就有必要检视其中的“一厢情愿”,即误以为是上帝特别作工的部分。而另一方面,则在于分辨上帝行动的时代特性。面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上帝会实行其独特的带领,其方法必然是多样且复杂的。倘若不假思索,一味地照搬传统,很有可能会将基督教的信息古化而错失了认识上帝当下行动的契机。总而言之,前者注重检视传统的真实性,后者侧重检视传统的时代性。在此,哈特对传统的态度颇具参考价值,“每次与实在的启发性打交道,都会看见传统可以有的发展、改变、新理解的方式,而这些打交道也是也是传统所设置的。传统不是静态的,它不断向前迈进。”16

最后,“信仰寻求理解”强调“信仰”与“理解”虽彼此不同,却又相互关联。信仰更多强调的是祷告、敬拜、诗歌,以及讲道等信仰活动,而理解更多强调的则是逻辑思辨、反思,以及假设、论证等科学方法。然而,神学不是纯粹主观的信仰宣告,也不是完全客观的学术探究,但两者却以吊诡性的方式统合在一起。简言之,信仰是理解的动机,因为相信所以渴望更深入了解上帝;理解是信仰的晋升,因着认知层面的突破而更深体会三一圣爱。两者之间的关系更像是麦克·彼得森等人在《理性与宗教信念》一书中所提及的批判理性主义,“将‘完全的投入’与理性的、反思的、向其他宗教开放的精神取向结合起来,虽然可能会有张力,但却可以产生有益、且成果丰富的生活。”17

综上所述,当信仰传统与实际生活产生一定的冲突时,我们可以通过重新定义实际问题来解决问题,或赋予其更新的意义,从而令我们形成更深的信仰委身。同时,我们亦可透过调整原有的传统来适应实际情况的需要。对此,“某种程度的折衷主义是可以接受的,但当事人务必在神学立场上保持一定的自主性。”18但无论何种方法,“信仰”与“理性”应该是相互交织、彼此促进的。因此,神学思考就不应该脱离教会的信仰生活,也不应当排斥理性上的神学思辨,反而应当将理论融于生活,将情感引入书房。

5、总结

本文作为“信仰寻求理解”的大纲性作品,笔者已从“神学传统”、“时代特性”、“信念本身”、“神学方法”等多个方面,简述了“信仰寻求理解”在当今时代下的参考价值。首先,“信仰寻求理解”本身系相当经典、简洁的论述,而且该传统历史悠久,自奥古斯丁起直到如今仍有相当广泛的回应,故而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时至今日,以普遍理性为基础的现代主义受到强烈的抗议,后现代思潮在各个领域涌现而出,令到我们有必要严格地检视“信仰寻求理解”的时代性。虽然该论述肯定客观实在,但并不主张以所谓的普遍理性作为研究进路,反而强调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动态平衡,故而使得该论述能以规避后现代主义的部分驳斥。非但如此,该论述更是普兰丁格所言之神圣感应的直接结果,是无需论证却可以合理持有的基础信念。

其次,“信仰寻求理解”作为神学方法,指的是认知主体对实在的生命委身在逻辑顺序上比理性更具优先性,同时强调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理性地自我批判,以及将两者呈现综合性发展的研究意趣。简言之,前者有助于我们产生具备生命、以及福音动力的神学,丰富教会的信仰生活;后者有助于我们产生兼具普世性、规范性的学术表达,奠定基督教神学的知识性地位。而在实践意义上,我们亦当关注如何引发慕道友对基督教信仰的认知兴趣,以及对基督教传统、教义等多方面的规范论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信仰寻求理解”的确可以作为当今多元环境下有保证的、且值得神学思考者深思熟虑的神学进路,更呼召着我们将之融入有血有肉的生活。

——————————————————————

1.[ 奥古斯丁著,周伟驰译,《论三位一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213页。]
2.[ 麦葛福著,刘良淑、王瑞琦译,《基督教神学手册》(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第59页。]
3.[ 约翰·加尔文著,钱曜诚等译,《基督教要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第8页。]
4.[ 米勒德·J·艾利克森著,叶丽贤、苏欲晓译,《后现代主义的承诺与危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56-157页。]
5.[ 米勒德·J·艾利克森著,叶丽贤、苏欲晓译,《后现代主义的承诺与危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178-179页。]
6.[ 米勒德·J·艾利克森著,叶丽贤、苏欲晓译,《后现代主义的承诺与危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02-203页。]
7.[ 米勒德·J·艾利克森著,叶丽贤、苏欲晓译,《后现代主义的承诺与危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24页。]
8.[ [美]凯文·范胡泽主编,高喆译,《后现代神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8页。]
9.[ [美]阿尔文·普兰丁格著,邢滔滔等译,《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页。]
10.[ [美]阿尔文·普兰丁格著,邢滔滔等译,《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180页。]
11.[ 梁骏,《普兰丁格的宗教认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92-109页。]
12.[ [美]阿尔文·普兰丁格著,邢滔滔等译,《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201页。]
13.[ 丁光训、金鲁贤主编,《基督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539页。]
14.[ 哈特著,欧力仁、邓绍光等译,《信故我思:神学思考方法献议》(香港:基道出版社,2015年),第103页。]
15.[ 霍华德·斯通、詹姆斯·杜克著,陈永财译,《基督徒的神学思考》(香港:基道出版社,2007年),第6页。]
16.[ 哈特著,欧力仁、邓绍光等译,《信故我思:神学思考方法献议》(香港:基道出版社,2015年),第112页。]
17.[ 麦克·彼得森、威廉·哈斯克、布鲁斯·莱欣巴赫、大卫·巴辛格著,孙毅、游斌译,《理性与宗教信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69页。]
18.[ 艾利克森著,郭俊豪、李清义译,《基督教神学》(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4年),第79页。]

参考书目:

[美]阿尔文·普兰丁格著,邢滔滔等译。《基督教信念的知识地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奥古斯丁著,周伟驰译。《论三位一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丁光训、金鲁贤主编。《基督教大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
哈特著,欧力仁、邓绍光等译。《信故我思:神学思考方法献议》。香港:基道出版社,2015年。
霍华德·斯通、詹姆斯·杜克著,陈永财译。《基督徒的神学思考》。香港:基道出版社,2007年。
米勒德·J·艾利克森著,叶丽贤、苏欲晓译。《后现代主义的承诺与危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米勒德·J·艾利克森著,郭俊豪、李清义译。《基督教神学》。台湾: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2004年。
梁骏。《普兰丁格的宗教认识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麦葛福著,刘良淑、王瑞琦译。《基督教神学手册》。台湾:校园书房出版社,1998年。
麦克·彼得森、威廉·哈斯克、布鲁斯·莱欣巴赫、大卫·巴辛格著,孙毅、游斌译。《理性与宗教信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美]凯文·范胡泽主编,高喆译。《后现代神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加尔文著,钱曜诚等译。《基督教要义》。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

注:作者系温州一名信徒,神学爱好者。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