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堂了,你堂信徒如期回家了吗?(上)
随着国内疫情得控,已停止了七八个月教堂实地崇拜的各地教会在陆续复堂。笔者在某网络福音资讯平台看到,一些教会复堂后,回到教会礼拜的信徒人数并不理想;也有一些教会传来喜讯,复堂后,信徒如期回到了教会,聚会人数与疫情前的平时聚会人数持平,甚至比疫情前略有增加;了解到本地区一间教会,从8月16日恢复实地聚会起,连续三个主日来的六堂礼拜(每个主日早晚各一堂),出席人数都比疫情前平时聚会的人数还多,且有新人加入。可见,这间教会的弟兄姊妹都如期回到了神的家,并有一些信徒在积极传福音,带领人归主。
为什么一些教会复堂后,弟兄姊妹能够如期回家呢?这些教会又是怎样做到的呢?笔者分析,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其一,让信徒感受到教会有家的温暖。
赞美诗歌《教会是我属灵的家》唱到:“教会是我温暖的家,是我温暖的家,主内弟兄灵里是一家,父老长辈把我牵挂,同心合意走天涯,互相帮助生活多融洽,教会是我温暖的家,属灵生活多么美好呀!有主维护着他。哈利路亚,啊,我的生活离不开他,啊,我爱我的家,我爱我的家……”
这首灵歌告诉我们,当一个信徒真正体验到他所在的教会是他属灵的家后,他就离不开这间教会了,就会渴慕来到教会聚会。当然,唱起来容易,做起来就有一定难度了;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教会的牧长们愿意靠着主的带领,且用心去作,应该是不会太困难的。
这首灵歌中有一个关键的句子——“父老长辈把我牵挂”。这告诉我们,一间教会的牧长、同工和父老长辈,首先要有家的意识,要主动承担起家长或家庭长辈的责任,为这个家守望,将信徒当成自己的家人,用心去关爱和呵护。这样,信徒也就自然将教会当成自己属灵的家了。
那么,教会的牧长和同工应该如何去关爱信徒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会生活体验,认为教会应做到:一是信徒因灵命软弱或其它原因一段时间没有聚会时,有人去寻找;二是信徒生病或遭遇患难了,有人去探访和问候;三是信徒遇到重大困难了,有人去扶帮;四是信徒内心有疑惑或痛苦时,有他值得信赖的牧长或领袖可以咨询或倾诉;五是教会里有他熟悉并长期关心他的领袖、牧者或其他同工、属灵长辈,也有彼此熟悉和相亲相爱的弟兄姊妹;六是来教会时,有人真诚且热情地向他问安,有回家的感觉。总之,有人将他放在心上,他就会体验到教会是他属灵的家。
笔者前面提到的那间教会的具体做法是:
一是教会的几位主要负责同工做到了对本堂的绝大多数信徒都基本认识,分别对部分信徒的家人和家庭情况基本熟悉;对年事已高、身体有重大疾病、家庭特困、或婚姻、家人出现状况等特殊信徒,更是十分的熟悉,并不定期组织同工探访和关顾。
二是为了全面和及时关顾到每位信徒,做到及时了解信徒的相关情况,设立了关顾小组。该堂将三百多位信徒,按其居住的区域,以十人左右(八至十五人)分成三十多个关顾小组。各关顾小组设立一名小组长,负责关顾本小组的信徒。教会要求每位小组长密切关注本小组的组员情况,也要求组员之间相互关注,彼此守望。平时,教会要求小组长留意组员出席教会礼拜情况,当发现一个信徒两三个礼拜没有来聚会时,应当打电话问候和了解原因。如果是灵命或身体出现了一般状况,就由小组长带领一两位组员去探访;如果是重大状况,就告诉教会主要负责人,由主要负责人带队,或由主要负责人安排教会主要教牧同工或执事会同工及时探访和坚固。
三是为了及时将新来教会的信徒或慕道友安排到关顾小组,这间教会在主日崇拜的程序中,还专门插入了一个欢迎新人的项目。在证道结束后,主礼人在台上邀请第一次来该堂聚会的信徒或慕道朋友从座位上站起来,让会众认识一下,并带领会众对他讲:“耶稣爱你,我们也爱你,神的家欢迎你!”同时,邀请他们散会后稍留一会儿,会有同工找他们一对一交通。在交通中,如果发现是慕道朋友,就及时向他传福音;同时,对计划在该堂长期聚会的信徒或慕道友,进行住址和联系方式等信息采集。然后,根据各人的居住地,分配到关顾小组。
四是在关顾小组的基础上建立牧养小组。将一至二个关顾小组的信徒组织起来,在接待信徒的家庭里开展小组聚会。这样,不仅为信徒提供一个实际彼此相爱和交流的平台,而且委派教牧同工进行牧养,为信徒提供了学习圣经的机会。该堂当前已建立了十一个牧养小组,各牧养小组每个礼拜有一次小组聚会。
在疫情封城期间,教会建立了该堂信徒微信群,为信徒在此期间互动、彼此守望提供了平台。教会负责人常常通过微信群,指导和提醒关顾组长每月与其每个组员至少通一次电话,对年长和重大疾病的信徒,还应该不定期地打电话问候;教会的主要负责同工,也不定期地向年长和重大疾病的信徒打电话问候,做到隔离不隔爱。解封后,教会安排同工,对信徒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探访。为了体现教会的关怀,还为每位信徒送去了一份小礼物——两瓶洗手液和一瓶84消毒液。对年长和患重病的信徒,教会的主要负责同工带队,分别进行了上门探访和慰问。这些举措,让信徒真实地体验到教会就是他属灵的家,是他温暖的家,弟兄姊妹就是他的亲人;体验到了弟兄姊妹彼此的挂念和彼此相爱。
从而,这间教会的弟兄姊妹在复堂前,都十分盼望复堂,盼望早日回到神的家。当政府宗教管理部门批准他们复堂后,教会在该堂的各微信群里发出复堂通知,吩咐信徒相互转告,并通知各关顾组小组长,逐个地向组员打电话,通知信徒按常态化防疫措施方案的要求,来堂参加聚会,还预备了一批口罩,免费提供给忘了戴口罩来教会的弟兄姊妹,以保证来者都能进入教堂出席礼拜。从而,这间教会开堂后,信徒都如期回到了神家。
然而,笔者在向一位从本地迁到外地某城市居住的信徒了解他的聚会情况时,他告诉笔者,几年来,他所在教会对他去没去教会聚会都没有人关注,也从没有教会同工或信徒来探访他,疫情期间也从没有教会的人打电话问候他;且在笔者告诉他在网上看到他所在的那间教会已经开堂了,而他却还不知道这一情况。当然,主要原因是这位弟兄的生命幼小,在属灵生活方面不主动,但这也体现了这间教会在关顾方面做得不到位。这样的教会,在复堂后,参会人数肯定达不到理想了。当然,这间教会是城里的一间大教会,靠教会的几个领袖和牧长是关顾不过来的,但是,如果该教会能够建立健全的关顾机制和关顾小组,笔者认为还是可以做到全面关顾。
前些年,笔者出差到某一大城市,进入一间大教会做礼拜,散会后,就有一位牧长主动过来与我打招呼,了解我的信仰情况,因为他们的同工已发现我是新来的人员。这说明这间教会在关顾方面就做得较好。
可见,一间教会的牧长和领袖必须要有他们是属灵的家长或家庭长者的意识,且应当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让信徒能够体验到教会是他属灵的家,且体验到家的温暖。这样,才能吸引信徒如期回到教会参加聚会。你的教会是如何做的呢?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湖北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