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推荐:《如何识别异端》
彼得后书 2章1节中使徒彼得告诫我们:“从前在百姓中有假先知起来,将来在你们中间也必有假师傅,私自引进陷害人的异端,连买他们的主他们也不承认,自取速速的灭亡。”异端,已经从我们的初期教会蔓延、危害至今。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教会不能在线下实地聚会,各类异端粉墨登场,纷纷出笼,“掠羊”、骗钱财,危害教会、危害信徒。因此,抵制异端,是我们当前在信仰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今天在这里向读者推荐这本于2005年3月份由全国两会出版的《如何识别异端》一书。本书作者为浙江宁波慈溪市师桥教会翁雅各牧师。作者对于揭露异端写过很多文章,比如揭露韩国邪教——李万熙“新天地”、剖析异端韩国“安商洪见证人会”、警惕“上帝的教会,母亲上帝教会”邪教组织对于中国教会渗透与欺骗等反异端文章。在《天风》杂志也有这方面的文章发表。
《如何识别异端》出版虽然是在2005年,时间比较长,但是在今天异端仍然存在的年代,依然是一本对于中国基督教会、信徒判断、识别、抵制异端有启示的好书。经过我和翁雅各牧师交流,他告诉我,此书他将修改后由全国两会再版。让我们为此献上祷告。
全书由序言、前言和正文九章及后记组成。作者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考察了2000多年来,各种形形色色的异端,尤其是用许多资料介绍了20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基督教异端和邪教,比如他们对教会的信徒以及社会带来的危害等,本书更为读者指明如何识别异端的具体办法,会帮助我们在信仰中归正。
对于本书的写作目的,作者在前言中指出了四点:
一、为要装备自己。主要是捍卫福音,固守真道;不再做小孩,识别真假;知识加增,警醒警惕。
二、了解对方的危害。作者从历年来异端邪说的危害,剖析了国内外各种异端邪教的危害历史史实,指出异端邪说打着基督教的旗号,在谬解圣经的基础上扭曲了全部真理。
三、继承使徒的脚踪。作者通过主耶稣常提醒门徒: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7章15节),历数使徒保罗等先哲当年的反异端脚踪,提示我们今天要继承使徒的脚踪。
四、是现实教会信仰的需要。作者指出,今天的教会仍然需要卫道,需要像初期教会那样,今日的教会需要有更多的护教士。
本书作者以扎实的信仰根基和对信仰的博学,从《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等信经开始,回顾了从初期教会到现代,各个时期的异端流派和主张及其危害,如摩门教、耶和华见证人会、“统一教会”、“东方闪电等”。作者深入的剖析了这些异端邪教产生的背景、根源、主张、教义、手段、发展趋势等,作者用圣经真理来揭露和批判这些异端邪说。使读者基本上能够了解世界各地异端邪教的大致概况,对于警惕、抵制异端邪教,有很好的帮助和警示。
在本书的第八章,作者用了一定的篇幅揭露现代异端的共同特点,主要有九点:第一,异端有一个能力很强的领袖;第二,异端否定“圣经是唯一的权威;第三,异端否定《圣经》所教导的真理;第四,异端宣称拥有“新的启示”;第五,异端自认为自己是“得救”的团体;第六,异端歪曲末世信仰,上演了许多“人类已进入主来的末世”闹剧;第七,异端不择手段勾引人入他们的教;第八,异端强调完全的交托,要信徒舍去所有财富交给所谓的“教会”,控制教徒的言行自由等;第九,异端是独裁、滥用权威的组织机构,对教徒实行恐吓、打击、咒诅等。在这里,作者概括了异端的共同特点,特别是中国基督教教会异端传播的大致手段,告诉了读者识别异端方法,供信徒分辨、分清是非黑白、识破他们的真面目。作者教给信徒识别新产生的异端的方法主要是路易士的“七问法”,比如“你的教训,除了《圣经》以外,是否还有其它启示,或神圣的经典为依据?”“你是否相信耶稣的流血,是赦免人罪的唯一方法?”“你相信耶稣从死里复活吗?”“你是否信靠耶稣基督为你个人的救主和主?”“你是否依靠自己的一些成就,作为立救恩的基础?或你仅单单的信靠上帝的恩典?”等(详见本书128-129页),是比较适用的、有效的识别新异端的有效方法。
作者翁雅各牧师毕业于金陵协和神学院,他在本书的《后记》中指出:学习本书,能使我们更好的为自己、为羊群、为讲台谨慎,使我们的教会牧养得益、走道路得益、生活得益,并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本书的内容不是闭门造车而得,乃是多多的吸纳了前人、同工,同道的精华能够得以出版。
全书篇幅紧凑、内容清晰,仅155页,简明扼要,适合包括传道人和平信徒阅读,可以帮助读者在短时间内明了国内外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类异端的来龙去脉,刻画出现代异端的特点,为识别异端、抵制异端,为信仰扫除障碍,为纯洁信仰增加装备。
经上说:“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提摩太前书6章12节)阿们!我们要不停顿的捍卫主的真道,与异端做不懈的争战。遗憾的是这本书初版仅仅印刷了5,000册,远远不能满足信徒的需要。现在市面上已经脱销,笔者试图从网络上购买,也找不到,就连翁雅各牧师本人也没有此书了。我们期待全国两会再出修订版。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