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处理教会中的小摩擦”之几点小建议
刚过去的圣诞节,某地教会中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小事,也应该算是“教会中的小摩擦”。
事情的经过如下:按该堂会庆圣诞的传统,在圣诞节的歌舞敬拜中,有一项各小组分别登台献唱赞美诗的内容。按当前的宗教政策,十八岁以下的青少年不能进入教堂。该堂会为了让带孩子的弟兄姊妹出席圣诞节的崇拜,将带来的小孩临时集中在教会附近的一位姊妹家中,让孩子们自由活动。且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教会指派了两位青年同工(以下称甲姊妹和乙姊妹)看管。期间,甲姊妹去教堂参加了一个舞蹈节目,将照看小孩子的事务全盘交给了乙姊妹。由于,小组献诗安排在歌舞敬拜之后,且乙姊妹所在小组排在这项内容的最前面。一方面,甲姊妹没有来得及去接替她;另一方面,其小组长在该小组的微信群里转发了小组献唱的程序单,以为乙姊妹会按时出席,从而,没有另行通知乙姊妹,导致乙姊妹未能参加该小组献诗。在甲姊妹去替换她后,她兴致勃勃地赶来教堂,却得知她所在小组已经献唱。因此,她十分的生气;并当着几位同工的面,责怪她的小组长不通知她。小组长立即向她道歉,说:“对不起,是我工作不到位!”但乙姊妹的气并没有消,仍然一脸的不高兴。几分钟后,她对几位同工讲,教会这样不在乎她,自己在这里还有什么意思,干脆回家!然而,那几位同工对她只是轻描淡写地安慰了几句。接下来,乙姊妹一气之下,离开教堂回家了。当天晚上,该小组长和甲姊妹专门到她家,向她作了解释,小组长也再次向她当面道歉,她才消了气。
面对乙姊妹的这次生气,有几位信徒说她“爱生气”,当然,也有某些信徒认为,是教会同工当时忽视了她的感受。笔者认为,两种成分都有,但主要成分是后者。这也让笔者看见,这件小事给教会同工在处理教会中的“小摩擦”上,有如下几点提醒:
一是学会换位思考,以及学习体谅和包容。那几位说乙姊妹“爱生气”的信徒,没有换位思考,缺乏同理心。试想想,乙姊妹为登台献唱应该作了很长时间的准备,付出了许多心血;而且不是她故意缺席教堂内的敬拜,而是忙其它圣工去了。然而,在关键时刻却没有人通知她上台。况且,她生气不是因为自己失去了什么个人的利益,而是因为失去了一次见证神、赞美神的最佳机会。笔者相信,如果那几位信徒能这样思想,不仅不会说乙姊妹“爱生气”,而且还会认为她的生气也在情理中。再者,说乙姊妹“爱生气”的信徒是否想过,乙姊妹当时是否处于生理期,或平安夜睡得晚没休息好,或平时工作过于劳累,或最近遇到了什么闹心的事,才情绪容易波动呢?
再说乙姊妹,她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应该总是想到自己的委曲,也应该换位思考。想一想,同工们当时正在圣诞庆祝活动上忙得“不亦乐乎”,也难免有疏忽。古人亦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其实,如果她能这样去思想,或许也就体谅教会同工了。
二是人人在小事上应有敏锐的心,并人人准备随时做“和事佬”。再说,那几位听到乙姊妹在生气时扬言要离开教堂的同工,只对她“轻描淡写”地安慰了几句。他们可能认为乙姊妹只是口头上宣泄一下情绪,只是说说而已,却不知道小事情也会对一个人造成较大伤害。同时,也缺乏应当及时帮助乙姊妹处理情绪的意识。笔者认为,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教会同工忽视了乙姊妹当时的心理感受,缺乏观察一个人情绪变化的敏锐性,也缺乏充当“和事佬”的心里准备。从而,没有及时疏导乙姊妹的情绪,也没有人用心去安慰她。
三是要学效主耶稣的谦卑。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够得到圆满的解决。关键原因是该小组长和甲姊妹学效了主耶稣基督的谦卑,能够主动到乙姊妹的家中,向她赔不是,并做好解释。
四是要及时处理,不可等待。这一小事件的解决,也得力于小组长和甲姊妹,能够及时前往乙姊妹的家处理此事。如果,拖几天再去,也许会让乙姊妹更加感到委曲,会更难受;她对教会同工会更有不好的看法,也会导致她更软弱。
五是要学会忍耐和饶恕,以及肯担责。这件事情,让笔者看到该小组长面对乙姊妹在众人面前的责备,表现出了忍耐和饶恕,且敢于承认自己的过失,愿意承担责任。
六是要有荣耀神的心。其实,登台献唱是为神作工;教会临时安排人照看小朋友,也是为神作工。这两件事都重要,做好了都能荣耀,都蒙神记念。但是,若为一点小的疏忽,而产生摩擦,就不荣耀神了。因此,主内弟兄姊妹在情绪发作之前,应该学会控制自己,操练“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雅1:19),不让神的名受亏损。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湖北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