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创始人马相伯翻译《圣经》的故事
马相伯是复旦大学(时称复旦公学)创始人,它是中国人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等院校,“复旦”二字选自《尚书大传·虞夏传》名句“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不少人熟知马相伯,他是近现代中国著名教育家、政治活动家,却很少知道他曾是中国籍罗马天主教耶稣会神父,翻译过《圣经》,被称为“马相伯译本”,还整理古代教会文献及历史。
他生于1840年,为元代大儒马端临二十世孙。马家自明朝皈依天主教,故他出生一月即受洗入教,取教名为若瑟。
他一方面接受传统的经学训练,一方面又受到天主教信仰的影响,认识到“天子也和我们一样,同为造物主所造,同是有生有死,在上帝之前,同是平等,并没有什么神奇。”
1851年,12岁的他入读耶稣会所办的徐汇公学,在1870年获得神学博士学位,同年被祝圣为司铎。因他常与修会发生摩擦,遂离开了教会。
放弃修道生活后,他投入李鸿章幕下,开始经世事业,但劳而无功。又因他经历生母病逝的打击,遂离开官场,重新回到教会,在土山湾以教友身份过着隐修生活。
想到从明末利玛窦起,天主教在华传播三百年,但都没有完整的圣经译本,所以一直希望能完成此项工作。此事工程浩大,1919年,马相伯出版《新史合编直讲》,1949年出版《福音经》,当时他已逝世10年。但这两种译本都未引起太大的反响。
同时,他还翻译了天主教圣徒小德兰修女的传记《灵心小史》,并资助教友陈垣从事基督教文献整理工作。
在《宗教之关系》这本书中,马相伯解释了他为什么要信仰上帝以及基督信仰的真实性。他认为,在中国文化中,生人叫行人,因为一生在行走;死人称归人,因为要归到某个地方去。对于耶稣,他认为不是神话和文学人物,而是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