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颓废和躺平之误区

作者: 洪道
来源:福音时报
2022-05-16 23:08:24
分享与播放
葛优瘫

引言

曾几何时,发现周边有不少人都比较颓废,意志消沉,做什么都似乎提不起精神来。用近来流行的网络用词来说,这些人都已“躺平”了。

这样的状态不仅不利于正常的家庭生活及工作,更会像瘟疫一般四处蔓延、传染给身边的人。那么颓废的心态来自哪里?其具体的表现又如何?为什么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萎靡不振?如果这不是个案,而是普遍的现象,那么其中必存在着某种深刻的根源。

对于基督徒来说,颓废的心态显然是不相宜的。因为当一个基督徒颓废的时候代表他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对上帝的信心及对未来的期盼。

另外,既然基督徒的心思变得颓废,那么这种消极的心态必定会给他的侍奉带来负面的影响,使充满热忱的侍奉变得沉重起来,仿佛侍奉成了他的重担而不再是享受。

笔者尝试透过本文来分析基督徒颓废的主要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之道,好使每一位上帝的儿女都能及时调整好心态,将负能量转变为正能量,脚踏实地地跟随基督,敬虔度日。

一、颓废是人类在现代主义破灭后的普遍心态之一

我们都知道自从二十世纪中叶之后,世界便迅速由现代主义过渡到了后现代主义。如果说现代主义是一种极其乐观、且崇尚理性的时代思潮,那么后现代主义便是现代主义的反弹了。

随着二十世纪在欧洲连续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欧洲人的那种普遍乐观、崇尚理性的信念已经分崩离析了,取而代之的是崇尚非理性的,诸如存在主义之类的思潮。

人们不再着迷于理性及远大的理想,却开始将焦点转向个性。反理性、反权威之怀疑主义的情绪充斥在我们的文化中。人们开始抛弃某些传统的信念,将至视为毫无价值的朽木粪土,并将那些教条主义称之为“道德的说教”,嗤之为“道德捆绑”。

也许,后现代主义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相对主义”。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所有的价值都变成了某种相对的、支离破碎的东西了,以致于当人们再次去谈论宗教、道德、哲学或政治的时候,只能表明这是他们自己的观点,却未必适切于他人。

于是,相对主义大行其道。问题是,倘若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着绝对的价值,一切都只是相对的,对于甲来说是正确的、道德的事,对乙来说很可能是错误的、非道德的。如此一来,所有的价值都只能拥有短暂的功用,人们也就无须为之奋斗或努力去信仰了。这就必然导致道德虚无主义。颓废的心态便是这种文化氛围下的必然结果了。

二、在相对主义大行其道的氛围下,基督教信仰的阐发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受解构主义及相对主义的影响,基督徒们在阐发他们对圣经的理解及应用的事上也变得小心翼翼,这导致他们不敢轻易地高举上帝的主权,宣称上帝在这个世界拥有普遍的主权。

基督徒们不仅不敢将圣经的教导与社会大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战争等议题关联在一起,甚至也不敢将这荣耀的信仰与人们普遍的伦理生活相关联。这样一来,基督徒们就等于是在划地自限,主动退出人类的主流文化,而让自己减缩为某种灵性经验。

这一点我们从教会的讲台就可以充分看出来。我们的讲台除了宣讲跟人的灵性经验相关的内容外,基本上不会涉及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议题。因为教会的传统不允许我们做这样的事情。倘若一个传道人偏离灵性经验这个核心,转而去宣讲社会议题,他所讲的道迟早会被信徒摒弃,因为这样的道在传统的教会里是没有市场的。

那么,我们这些基督徒是否就真的不关注时事政治了呢?非也。只是由于我们无法在讲台上公开讲论这些事,故此只能在私底下作为茶余饭后的资谈了。由此可见,基督徒们在践行基督教信仰的过程中是倍受压力、甚至是备受压抑的。

三、越是向内就越容易导致内耗,从而变得颓废或躺平

问题是,当基督徒们越是将基督教信仰缩减为灵性经验,那么信仰基督的意义便越是被压缩为只是某种“属灵上的争战”。

当基督徒们不能将信仰的涵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以具体的教义、伦理阐发出来的时候,就只能将基督徒的问题概括为“老我的问题”与“撒但的问题”。

不过,当我们将自己以及身边的弟兄姊妹之问题概括为“不肯对付老我”及“撒但搅扰”这两个范畴时,却无法有效地解决出现在我们身上的种种状况。不仅解决不了,有时甚至还会因为这笼统的定性,让身边的人误入歧途,徒然学会了许多属灵的套话,而变得更加假冒伪善及虚有其表。

笔者记得一位牧师说过这样的话,他说,他在布置小组聚会的行道作业时,发现每次的作业都大同小异,即便如此,也很少有人认真地行道,基本上都是走一个形式。为什么呢?因为教会中已经形成了一种虚假的氛围,就是只知道讲,却不实在去行。一个人这样,十个人这样,整个教会也都如此。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个“只讲不行”的潜规则,久而久之,大家都觉得听腻了,听来听去,道理都差不多,没什么意思,也就厌烦听道,厌烦读经,最后就变得颓废,侍奉上也就躺平了。

四、“回归”与“实在”

想要走出心灵的颓废,其治本之道乃在主耶稣对撒玛利亚妇人所指明的原则,必须要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父。(参《约翰福音》四章二十四节)新译本译为:用心灵、按真理拜他。

根据这节经文,笔者认为走出颓废的关键主要有二。第一是,回归真神及真理。我们必须靠着那住在我们里面的上帝才有可能胜过这个世界。当然笔者所说的并非纯粹的灵性经验上的回归,还包括了理性上的回归,情感上的圣化及意志上的转变。透过我们回到上帝面前领受他自己所给予我们的真理上的教导,从而达到某种程度的转化与转变。

其次就是“实实在在”。也就是用我们全部的心灵投入到对上帝的信仰及侍奉之中。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可能会变得“癫狂”或“固执”,但倘若我们在投入之前已经完全回归,那么我们的热忱也已受到了真理的归正,就不会偏离正道了。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