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教会面临的挑战(四)——牧养方面的挑战

耶稣牧羊
耶稣牧羊

引言

教会面临的挑战中最最基本也是最最直接的乃是在牧养方面的挑战。因为信徒所需要的“牧养”与教会所能提供的“牧养”很难吻合。简单来说,就是不少教会在牧养方面已经跟不上信徒的需求了。无论从模式上来说,还是从讲台的供应来看,一些教会的牧养呈现出严重滞后的状况。 

时代在发展,信徒们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增。在这个人人都可以是作者或主播的时代中,信徒们有越来越多便捷的途径可以广泛接触到有关基督教信仰的各种资讯与信息,从中汲取丰富的供应。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的教会不在牧养上进行深耕,恐怕信徒们就会因为找不到“灵粮”及“关怀”而离开了。

不少教会之所以在牧养上滞后,乃因未曾深入地思考“牧养”二字的含义,以为“牧养”就是随随便便讲一篇道,再加上平时做几个探访就行了。许多人只知道按部就班,将侍奉工作当成了一项任务,却很少对自己的服侍有客观的评估。“流于形式”是人的通病,却是教会侍奉、尤其是牧养事工的大忌。求主赐下谦卑的心,让我们如一首诗歌所唱的那样,都能“学做好牧人”。

一、如何将“道”讲好?

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人们随时都可以收听到来自世界各地名牧的讲道。如果我们的教会再不好好深耕于讲台事工,恐怕真的会造成一部分信徒的流失。

信徒们对传道人不满意,不喜欢听他们讲的道,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便是从传道人的讲道中并没有得到实在的收获,仿佛都是那几个已经让人听厌了的小故事。这样的讲道怎能带出属灵的供应?怎能让信徒们满意呢?

第二可能是传道人所讲的信息不合信徒的口味。比如,信徒们喜欢听一些祝福类的道,而传道人偏偏每次都讲悔改的道。这些信息会让一部分信徒有一种被冒犯的感觉。当然,如果信徒们是因为不能接受圣经整全的教导而拒绝传道人的宣讲,那么问题是出在听者的身上。

但信徒们为什么不喜欢听悔改的道、不喜欢听奉献的道以及跟侍奉有关的道,而只喜欢听祝福的道呢?难道不是因为他们受到了成功神学的影响,长期“吃甜食”而导致的吗?也就是说,这不是宣讲悔改信息之传道人的过错,而是那位一味地宣讲成功神学之人的过错,虽然是其他人造成的,却仍是讲台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向上帝并向教会负责任的传道人,一方面,他们的分享必须忠于上帝的旨意及圣经的经训,另一方面也当顾及信徒们的接受能力。如果事先知道信徒偏爱成功神学及极端灵恩的,那么讲道的人可以从整全的基督真理、十字架与复活的真理及圣经有关圣灵工作的真理入手,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在讲道的时候也要多多结合信徒们的生活背景、属灵经验等,为的是让他们能听明白了,并且还能听得津津有味。

另外,教会的讲台也应当有长期规划的“出口”。不同的教会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倘若这个教会只有一位全职传道人,那么这个教会的主日讲台可能以这位传道人为主,如果每主日分两三堂聚会的话,那么这位全职传道人至少能每周讲一次道。如果是这样,这位传道人可以讲一个系列性的道,使信徒们透过这样的分享对圣经的真理、对基督的信仰都有整全的认知。如果该教会有好几位全职传道人,那么该教会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定一个主题或一卷书,让不同的传道人按着次序进行分享。

二、仅探访够吗?如何向着“全人关怀”的方向努力?

长期以来,“探访工作”一直被认为是仅次于“讲道”的牧养事工,因为“探访”涉及到对信徒的“个人关怀”,是一种爱心的重要表达方式。

教会的这种探访工作不同于世俗的走亲访友,却又有些相似之处。不同的地方在于,基督徒的探访是以为被探访之人祷告为主,主要是一种灵性上的帮助,所以不一定要带着礼物去探访;相似之处在于,基督徒的探访亦集中在那些患病的人身上,探访的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安慰对方。 

由于探访的对象多是那些患病的或有难处的人,故此就会出现一种比较奇怪的现象,即如果一个人不生病或不出点什么特别的事情,那么他的家里基本上不会有人来访问。对于那些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人来说,他们除了去教堂做个礼拜之外,平时很少会与其他信徒有亲密的接触。 

然而,关怀的对象倘若只局限在病人或有难处之人,那些无病无灾的人就很难享受到个人性的关怀了。这对教会的整全牧养来说,显然是有缺欠的。 

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做两件事。第一是扩展探访的范畴,将探访工作扩展到教会中的每一个人,而不只是病人与有难处的人。第二是将探访事工转变为“全人关怀”,且分成三大块。 

第一块是“常规性关怀”,可以借着小组事工推进。比如负责小组探访的成员可以约几个人到被探访之人的家里去坐坐,喝喝茶、聊聊天,关心一下对方的需要等。

第二块是针对“病人”或“有难处之人”的探访,可以由教会专门的探访组进行这方面的探访。这一块的探访乃以安慰、鼓励、代祷为主。另外若有特殊需要,探访组也可以购买一些礼品以表达教会的爱心,至于费用,应该由教会来报销。

第三块是针对有特殊问题的信徒之探访,比如对有心理疾病之病人、有抑郁症倾向的人、有婚姻问题的人等等。对这些信徒的探访应当请传道人或在这方面具有辅导资历的人去做,才能最大限度地让他们得以释然。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