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空军英雄高志航的传奇人生

“八一三淞沪抗战”第二天的14时50分,日军18架“三菱96”式轰炸机从台北起飞,分两批往杭州上空飞来,目标直指笕桥机场。

趾高气昂的日本飞行员,认为这次行动只是例行公事,因为中国空军不堪一击,他们只需要扔完炸弹,就可以返回台北了。可是忽然有几架霍克飞机穿出云端,向他们扑来,一颗颗正义的子弹飞向了日本飞机。手足无措的日本飞行员匆忙奋战,结果有三架飞机被中国空军击落,另有一架受损。而英勇的中国空军却无一损失,全身而退。

“八一四”笕桥空战是中日空军的第一次对决,而我国空军取得了完胜,打出了国威。而完成这一壮举的指挥官,就是第四驱逐机大队大队长高志航。

高志航生于1907年5月14日,是东北的通化县人一个信奉天主教的家庭。他原名高铭久,是家中的长子。虽然家境贫寒,可他却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多次要求父亲送他去上学。而父亲也十分开明,让他进入学堂读书。他在此跟着学堂的神父学习,获得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尤其打下了外语基础。

13岁那年,他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1924年,奉系军阀组建空军,他成为首批成员,并将名字改成高志航。1926年,高志航前往南锡的法国陆军航空队第23驱逐团见习。由于从小打下的法语基础,因此学业突飞猛进。次年回国后,担任东北航空教育班少校教官。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东北军采取不抵抗的方式,导致白山黑水落入日寇之手。高志航怀着满腔愤怒,依然离开了东北,他来到南京,加入军政部航空署所属的第四队,当了一名少校飞行员。他希望能够一雪前耻,打回老家去,光复大好河山。

当时国军在空军建设师从意大利,并向他们购买飞机。而高志航因着娴熟的技术以及外语基础,前往购机与学习。在意大利期间,他向当地空军展现了夜间不打灯起飞、倒飞和弧形飞等绝技,得到了墨索里尼的点赞,并许以高官厚禄,希望他能留下来。可高志航饱含着爱国之心,希望能与日寇一战,坚定地回绝:“我的职位在中国,我只愿做一名中国军人!”

回国后,高志航在杭州笕桥的中央航校负责培训飞行员,招收有志之士加入,以促进中国空军的建设。在高志航的带领下,培养出了刘粹刚、李桂丹、乐以琴、柳哲生、董明德、郑少愚、罗英德等优秀飞行员,为抗战储备了不少人才。

高志航时常告诉学员们:“现在你们都是具有很强战斗力的飞行员,今后一定要击落敌机,保卫祖国,否则就不是忠实的战斗员。大家要记住为国争光、为民出力、勇敢杀敌,使我们第四驱逐大队能够留名千古。”

1937年8月14日这天,高志航看到18架扑向笕桥机场,马上率领战友们上空拦截,打得日寇措手不及。高志航身先士卒,他驾驶霍克-Ⅲ型驱逐机先爬高至云上,未见敌机,随即下降至云下,发现96式飞机1架,迅速逼近目标,连续两次射击,日机顿时卷起一团黑烟,坠毁在大地上。

第二天,日寇不甘心失败,再次卷土重来。但高志航不畏强敌,带领战友继续升空作战。而他在负伤的情况下,英勇地击落一架敌机。不久,高志航未等伤势痊愈,再次赶往南京参战。在10月的一次战斗中,高志航更是以一敌六并全身而退,创造了空战奇迹。在他的带领下,中国空军在南京上空打出17:2的辉煌战绩,令日寇刮目相看。

1937年11月,高志航奉命前往兰州接收苏联援华的战机,并将这些飞机驾驶到周家口机场,准备参加南京保卫战。11月21日,由于国军情报工作疏忽,导致行踪暴露,周家口机场遭到日机空袭。高志航准备升空作战,但不幸的是,他刚登上座机,就碰巧被日机炸弹击中。空军英雄高志航以如此悲壮的方式殉国,年仅30岁。

高志航牺牲后,他的遗体被安葬在了宜昌(地址位于现在的宜昌市夷陵大道181号三峡大学西区原宜昌医专院内),当地天主教堂神父龚澔主持了安葬仪式,当天有不少民众自发地来为英雄送行。由于担心日军报复挖掘破坏,没有坟头和立碑。高志航的墓地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被找到。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