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神学院举行基督教音乐中国化研讨会暨师生音乐会
为推进基督教中国化走深走实,2023年11月30日,华东神学院举行基督教音乐中国化研讨会暨师生音乐会。此次活动在谢炳国院长的带领下进行统筹安排,邀请学院18位兼职圣乐专家学者、学院专职教师、圣乐本科一年级和三年级、神学本科四年级学生共同参加。
活动开幕式由王剑华教务长主持。回顾了圣乐专业的创办历程,感谢多年来为学院培养基督教圣乐人才的专家学者,并展望了学院圣乐专业的美好前景。
研讨会共两场,第一场由苏志明老师主持,王茕、谢哲邦、赵伟新三位老师发言。
王茕老师以“稳住步频、加大步幅——‘圣乐中国化’在坚定中前行”为题,图文与声乐并茂,提出走圣乐中国化之路要符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基督徒的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要能够走得稳、走得好。谢哲邦老师就“对基督教音乐中国化的思考”为题发言,认为基督教音乐中国化可以通过基督教音乐的“善乐”来教化人心、“大爱”精神来化解人们的不良情绪、“颂歌”来鼓励和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让人们灵魂经受洗礼,发现自然的美、生活的美、心灵的美。随后谢老师亲自司琴,圣乐科学生现场唱诗,呈现圣乐的美妙。赵伟新老师以“圣乐历程与其在当代流行音乐中的发展契机”为题,通过介绍圣乐历程概览、当代流行音乐发展中的新趋势、中国化福音歌曲中的启示,提出圣乐的中国化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也需要运用各方面的工具加以辅助,适应当下文化环境,从而建立中国人音乐语言中的基督教形象,走“中国人的圣诗”的一条新路。
研讨会第二场由吴立斌老师主持,朱鹂、曹争青、林玉解三位老师发言。
朱鹂老师以“砥砺前行、含苞待放——华东神学院管风琴教学之探索”为题,借由音频与视频,介绍了华东神学院管风琴的教学现状。朱老师认为,管风琴的教学历史尚短,不可闭门造车,要“走出去,请进来,立足本土”,学习过程中要“训耳朵、探科技、具国际视野”,编曲弹奏应“易旧曲、创新调、抒国人情”,相信在不断探索中,具华东特色的管风琴之花会怒放光彩。曹争青老师分享了“在‘敬拜赞美’中实践圣乐中国化——分享圣乐团‘旧韵新唱’事工小记”,曹老师提醒大家,敬拜赞美最重要的原则是:神的圣洁比形式更重要、神的同在比音乐更重要,她在追溯音乐历史进程时指出,青年音乐任重道远,盼望分享和经验能够帮助更多教会建立合神心意的敬拜赞美服侍团队。林玉解老师分享了“向主唱新歌——中国化圣乐创作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文。回顾过去,以《普天颂赞》和《赞美诗(新编)》为例,中国基督教界前辈留下了许多中国化圣乐创作的宝贵财富。放眼当下,中国化圣诗的出版,中国化圣乐创作人才的培养都在有序开展。展望未来,中国化圣乐的新创作,教会音乐风格的多样性,圣乐交流平台的搭建等,都关乎教会未来的发展。新歌有新的编曲、新的配器、新的演绎,我们不仅要向主唱好新歌,也要创作出感动人的新歌,引导教会更好地走向未来。研讨内容引来热烈反响,在场师生纷纷回应,与发言人热情互动。
令人意犹未尽的研讨会后,大家热切期待的师生音乐会拉开了序幕。音乐会由圣乐专业三年级学生韦春兰、孙春梅主持。陆鸿渐老师男高音独唱《上帝爱世人》;朱鹂老师带领学生口风琴五重奏《我要向山举目》;谭怡欣老师钢琴独奏《神工妙笔》(王茕老师改编);曹争青老师、孟璐老师女生二重唱《上帝的儿女何等有福》;周向阳老师指挥、朱鹂老师与部分学生伴奏,圣乐学生合唱《神爱长》、《靠主膀臂》、《诗篇一百五十》;圣乐科学生运用中西乐器合奏《一轮明月+明星璀璨》(朱鹂老师参与改编)、《以马内利》。歌声、琴声时而柔美婉转、清新悠扬,时而铿锵有力、激情迸发;既具传统的历史厚重感,又具中国式的时代亲和力。乐声浓烈,流泻于会场每一个角落,使人陶醉在圣乐的无限魅力与感动中,又仿佛置身于超越与临在、彼岸与此岸、神圣与世俗的交错时空间,与那位至高者相遇,沉浸在与主同在的平安和喜乐中。
此次活动为听众奉献了一场圣乐的饕餮盛宴,极具艺术美感,展现了华东神学院圣乐理论与实践的高水平。大家更是从中受到教育和激励,认识到,在圣乐方面的学习、钻研、操练是无止尽的,要下苦功夫,不断探索,努力在圣乐领域中出成果,更有力地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走深走实,为基督教中国化做出音乐上的独特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