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大明总兵,为何成为现代文莱的开创者?
文莱达鲁萨兰国是位于东南亚一个因盛产石油而富裕的小国,而鲜为人知的人,现代文莱的形成是与一个叫黄森屏的中国人有关。
文莱古称婆利、渤泥等等从南北朝开始就与中国有来往,唐宋时期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据点。
而黄森屏则是一位泉州人,他生于1339年,年少时从军,并在明代初年成为云南永昌腾冲卫总兵。由于黄森屏从小生活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刺桐,精通航海技术,熟悉南洋风情。于是朱元璋派他前往加里曼丹岛,以寻找黄金,并与当地人建立关系。
黄森屏一行数千人登陆今天文莱海岸时,遭遇了船难,不少成员失去了手臂。因此当地土人将此命名为“支那巴唐岸河(Kinabatangan)”,即 "中国人断手"之意河。
当然这个地方也没有真正的黄金,石油在前工业时代也一文不值,有的只是大片的热带雨林。尽管如此,黄森屏还是带着大家在此定居了下来,筚路蓝缕建设家园。经过不懈努力,这里成为一片丰饶的地方。黄森屏因此得到当地人爱戴,被推举为“拉阇”(王的意思)。
而当时黄森屏以北的渤泥国经常遭到印尼和菲律宾苏禄国的攻击,于是苏丹马合谟沙为了生存,想找黄合作。就把女儿嫁给了黄森屏,而苏丹的弟弟也娶了黄的弟弟黄元丽,并赠与黄森屏“麻那惹加那”(类似共王)的称号。
黄森屏身经百战,轻松地击溃了苏禄国的进攻,让他们不敢再侵犯渤泥了。于是他在渤泥国建立了崇高威望。他为了加强国防,用几十艘大船载石沉于文莱河口,用土填为地基,在其上建造了一道石墙和堡垒,称为石堡(Kola Batu),至今遗址尚存于加奥朗(Kaya Orang)和舍门(Chermin)二岛之间。
1402年,渤泥国苏丹马合谟沙去世,他的儿子阿布杜·马吉德·哈桑继位,由黄森屏和马合谟沙的哥哥特曼贡亲王监国摄政。四年后哈桑去世,王位出现了空缺,在这两年时间里,经过一系列宫廷斗争,黄森屏扶持的艾哈迈德(即黄森屏的妹夫)成功击败特曼贡亲王继位,成为渤泥国史上的第二世苏丹,足可见,黄森屏在渤泥的地位之高了。
尽管在文莱取得了巨大成功,可黄森屏最终还是心系祖国,回到了大明,并得到了明成祖朱棣的热情接待。可由于年事已高,67岁的黄森屏在回国后不久就过世。永乐皇帝将他安葬在在今南京安德门外石子岗东向花村乌龟山地方为其立墓,以王礼赐葬。
而他的妹妹黄元丽则一直留在了渤泥,和第二世苏丹艾哈迈德育有一女黄桂姑。嫁与来自麦加的阿拉伯人沙里夫阿里。1425年,苏丹艾哈迈德去世,由沙里夫阿里继位为文莱第三世苏丹,此后世世相传到当今文莱苏丹哈吉·哈桑纳尔·博尔基亚。因此现代文莱王室将黄森屏视为其始祖之一,这个中国人就此成为文莱开创者。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