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肢体离开而灰心,而要持之以恒代祷
上个主日礼拜结束时,有位好几年未见的老姐妹叫住我,跟我谈了不少事情。其中最为急迫的乃是,为她的女儿小丽祷告,希望她能早日回归主的怀抱。
她女儿虽然这几年事业发展不错,并且在市区买了房子。可是她对信仰却失去了热情,好几年都不去教堂了。我找到小丽的属灵带领者,询问相关情况。对方也说小丽的事比较复杂,她也操心了很久,但都没找到好的方式,现在只能祷告了。
我在教会十几年,对于这类事情早已是司空见惯了。不过小丽也如此,真是有些意外的。这位姐妹年轻时非常虔诚,不仅每个礼拜都来教堂,更是参与了不少事工。甚至当有些肢体软弱时,都是小丽为其代祷,安慰,才帮助她们走出来的。只是没有想到,当年虔诚的姐妹,今日也软弱了。这说明基督徒的天路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因此就需要广大肢体的扶持。
虽然小丽的母亲和属灵带领者都守口如瓶,没有说她软弱的原因,但可以想见,肯定不是一般事情,小丽肯定是经历了某些大的变故。这种情况在不少肢体中也常出现,比如遇到了患难、工作生活的压力、经不起世界诱惑、对教会环境不满、自己的思想发生转变等等。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虽然有些肢体会软弱、甚至跌倒,但他们当中不少人最终都能走出死荫的幽谷,重新回归主的家。
大家熟悉的文化大师林语堂,从小生于牧师家庭,由于不满改革宗中某些极端的教导,加上与辜鸿铭等国学大师的接触,他对于基督信仰产生了怀疑,人生很长时间在儒释道等文化海洋中徘徊。但到了晚年时期,他真正明白了耶稣才是唯一真理,从而回归了信仰。
看到肢体离开教会甚至脱离信仰,是令人伤心的事,我们所做的乃是祷告。当然很多人都知道,遇到事情时祷告,但未必懂得祈祷不是形式,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有时是要经过历练,甚至很长的时间,只有我们持之以恒地为走失者祈祷,才能在圣灵的引领下,让他们回转。
教会历史上伟大圣师奥古斯丁,年轻时是个浪子,且信奉摩尼教。可他的母亲莫妮佳却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她几十年如一日,为儿子的悔改流泪祈祷,最终奥古斯丁不仅回转,其思想更是影响了西方教会的进程。我们如果有莫妮佳那样的心志,那么相信上帝必带领他们归回。
当然我们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因为我们所代祷的对象,可能好几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没有悔改,但我们不可灰心丧志,而是要坚持下来,相信上帝的能力。因为我们为人代祷不仅是为他人回转,更是自己操练的功课。
约翰·牛顿的母亲也是一直为儿子信仰祈祷,可是当她安息时,仍没有看到儿子回转,带着遗憾回到了天国。可是约翰·牛顿最终还是归向了基督,他所创作的《奇异恩典》不仅造就了历代基督徒,更是成为世界名曲,感动了不少人。可见祷告的果效我们有时无法在世界看到,但只要有这心志,并持之以恒,相信我们挂念的浪子,能最终回转。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