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小组深耕细作牧养探索系列四:深入每个信众及家庭的深水区

在教会发展中,牧养工作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牧养不仅关乎个人的灵命成长,更关系到整个教会健康和长足发展。随着时代的变迁与教会逐步成长,我们更加认识到过去牧养模式的弊端,许多牧养事工浮于表面形式,已经无法真正达到牧养的目的。而当前重中之重,乃是必须进到教会小组的“深耕细作”,进入到每个信众及家庭的深水区,进行深度牧养。

一、关注深度牧养之“深耕细作”的重要性

所谓深度牧养之“深耕细作”,顾名思义,就是要深入到每个信众及背后家庭成员的深处,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细致入微的牧养服侍。这种牧养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 它有助于建立更加紧密的主内合一

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信众及其家庭情况,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要,增强他们对教会的归属感,建立彼此相爱、彼此服侍、彼此牧养的亲密关系,竭力追求主内合一的心。“凡事谦虚、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 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 (弗4:2-3)

2. 有助于促进信众的灵命成长

由于每个人接受教育情况、原生家庭背景和后期经历不同,每个人的灵命成长路径具有独特性,惟有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提供有精准的帮助,引导他们生命逐步走向成熟。

有些小组也许是工商人士,则可以一起探讨关于职场服侍的心得体会,分享在职场上得胜的经验;有些小组或许是老年人居多,他们是年老体弱的群体,多数有慢性疾病的困扰,灵命软弱需要扶持,还有的孤单需要陪伴,可以彼此陪同,或去医院看病,或多一些家庭探访;有些小组是老中青结合的团体,是几代人在一起的家庭聚会,需要彼此包容文化、思想、生活习惯等诸多差异,有很多需要融合的工作;有些小组是青少年或者儿童,在基督信仰中所敬拜的耶稣,和俗世环境接触到各种假偶像的冲突,使得他们难以辨别真伪,我们要帮助他们理清谁是真神。

3. 是教会发展的必然发展路径

随着社会的变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众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只有不断依据每个信众及背后家庭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辅导,不断摸索创新牧养方式,才能适应这个时代发展的需要,保持教会的健康持续成长,且充满活力和生命力。

在实践中发现,每个信众及背后家庭的情况千差万别。有些信众的背后家庭,是敬拜各种假偶像的,太多属灵争战,需要大家一起彼此代祷;有些信众及家庭是知识分子,他们喜欢研究文化领域的课题;有些信众及家庭,夫妻在外打工,老人和孩子们在农村留守,且经济困难。我们需要深入进去,一一熟悉情况,靠着恒久祷告,恳求圣灵带领当如何深耕细作。

二、实施深度牧养,践行小组的“深耕细作”

1. 与信众及背后家庭成员建立信任关系

实施深度牧养,践行小组的“深耕细作”的前提是建立信任关系。我们要通过真诚的关怀和倾听,多次的家庭探访,让信众及背后的家庭成员感受到我们的关爱和尊重。我们需要花很长时间来建立信任关系,如此信众才会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分享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建立信任关系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细节,关注信众的日常生活和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2. 深入了解信众及家庭情况

要了解信众及家庭的内心世界,我们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情况,包括他们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职业状况、信仰历程等方面。通过深入了解,可以发现他们的需求和问题,为后续的牧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在了解信众及家庭情况的过程中,我们要尊重他们的隐私,避免过度干涉他们的生活。

3. 提供个性化的牧养服事

在了解信众及家庭情况的基础上,我们要提供个性化的牧养服务。包括为他们量身定制的灵命成长计划、个性化的祷告和关怀,针对性的属灵辅导等。通过个性化的牧养服事,我们可以更好地满足信众及家庭的需求,促进他们的灵性成长。在提供个性化牧养服事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实效性,确保每一项事工都能真正发挥作用。

4. 建立牧养小组

为了更好地实施深度牧养,有效进行小组的“深耕细作”,我们可以建立牧养小组。牧养小组由有经验的牧者和同工、信徒组成,他们共同负责某个区域或某群体的牧养工作。通过牧养小组的合作,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信众及家庭的情况,使得牧养更有果效。在建立牧养小组的过程中,我们要注重选拔和培养人才,确保小组具备足够的专业素养和服事能力。

5. 加强与家庭的互动

家庭是信众成长的摇篮,也是牧养工作的重要阵地。我们要加强与家庭的互动,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动情况,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牧养服事。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牧养工作,在加强与家庭互动的过程中,要注重方法和技巧,避免给家庭带来不必要的负担和压力。

通过深耕细作,深入到每个信众及家庭的深水区进行牧养服事,才能真正造就信众的灵魂,让神的爱在家庭间走动起来,天国的祝福才能临到千家万户。教会在小组牧养上一路切实落地“精耕细作”,才能不辜负神的托付。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四川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