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行走在都市里的“好撒玛利亚人”

与张彬弟兄相识是在十多年前,当时我和父亲在四川成都走访教会时,听说有一个“好撒玛利亚人流浪者爱心客栈”的故事,就专程前往东郊走访,就这样与张彬弟兄相识,实地看了他们的服侍情况,一席长谈,有了许多了解。

这个机构创办于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他和同工放弃世俗的享受,专门从事服侍最卑微底层的流浪汉救助帮扶工作,默默践行圣经教训,“把一杯凉水给最小的一位”。他们曾经奔走在成都繁华的闹市街头,把食物分享给那些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有的把他们接到租住的地方,引领他们信靠耶稣,从而生命回转,成为新造的人。他们书写在围墙上的神的话语那样醒目:“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路14:13—14)震撼心灵的经历,爱心服侍的见证,认罪悔改的心路历程令人感动,回来后我曾写文章记述此事。时隔多年,他们的事迹依然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成为我讲道的例证素材之一,激励我愿意委身奉献,传播耶稣基督的大爱。

时光飞逝,转眼已经十多年过去了,时过境迁,他和这个爱心机构究竟处境如何,一直是我心中的牵挂。前半年有同工前去成都,经多方打听找到了联系方式,我曾介绍他们见面,当时张弟兄微信留言,希望有时间见面一叙。七月初神终于预备了时间,预约后,终于在一个晚上得以相见,又有了一次畅所欲言的交流。

几经辗转,已是黄昏时分,在成都一所简陋的普通单元楼房间,我们再次握手。屋里除了一些必要的沙发桌椅床铺外,别无长物。只有一台风扇消除暑热。张弟兄已年过花甲,脸上多了岁月镌刻的沧桑,也较以前消瘦了许多,但依然精神焕发。身旁有两位弟兄,我以前曾经见过他们,他们曾经历了漂泊流浪无依无靠,后来来到这里,信了主成为其中的一员,加入了服侍,继续传递着福音拯救的恩典。

张弟兄是重庆人,神学毕业生,多年前在海南接触一位牧者创办的“好撒玛利亚人爱心客栈”,加入了侍奉。后来蒙神呼召来到成都,在东郊的乡村租住了一个小院,开始了这个拯救灵魂的善举。他们在成都北站、天府广场、春熙路等繁华街头,走近一个个被路人鄙夷、蓬头垢面的流浪汉,给他们食物,弯腰蹲下与他们攀谈,然后愿意跟他的就一起来到爱心客栈,一起生活起居,给他们传福音,讲解圣经。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作,进而有的被神的爱所感化信主,生命改变,出去找了工作,挣了工资,回来感恩奉献,成为新人,回归到神面前。多年来他们一直坚持不懈做这样的默默服侍,见证耶稣基督的大爱。

后来由于形势变化,他们又经历了搬迁,才到了现在的这个地方。在多年服侍中,他们过着极其简单的生活,但多次经历神丰富的供应,总是在最需要的时候,就能收到奉献,神的供应一无所缺,神的恩典真是丰富有余,经常有一些教会和弟兄姊妹捐赠款物。疫情期间,他们在到处封控的情况下,仍然牵挂关爱这些无依无靠的流浪汉。此时也是他们最为需要帮助的时候。因为封控,垃圾箱没有可寻找的食物,也没有御寒的衣物,当凝聚爱心的物品送到手里时,他们也会发自内心的表达感谢,有的也信了主。当然也有不是真心相信,在爱心客栈待了一段时间后,有的罪死灰复燃“旧病复发”,有的偷窃说谎,有的打架闹事,又重新浪迹社会。他们只有为这些人祷告,求神使他们迷途知返。

在这里他们也经历了许多波折。有一位流浪汉突发脑淤血送进了医院,情况危急,医生说结果会是人财两空。面对这个宝贵的生命,张弟兄没有放弃,在他生命的最后关头,得到了尊重和救治,结果花了十几万元,还是没能抢救过来。凭着爱心客栈的名片,医院知道他们的善行,为他们开了“绿灯”,费用也再没有要。张弟兄他们又帮助料理了后事。

张弟兄侃侃而谈,满怀激情地交流服侍的感动和体会。谈及对福音的认识以及事工的异象,他想起他的老师所说的,几位穿白衣的牧者向这些流浪汉传福音,使他们不再是行尸走肉,成为有灵的活人,成为传道人,见证主的福音,吸引更多的人归主名下,这才是他们服侍的最终目的。

为着这些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张弟兄和同工不遗余力奉献了大半生,他甚至没有为自己缴纳养老和医疗保险,有人问他以后怎么办,他满有信心地说,相信神有最好的安排。旁边的一位小弟兄正在认真手绘一张成都地铁地图,清晰标注他们所服侍的每一个点。明天他们又将开始新的探访,把爱心带给更多的人。即便是那些最卑微的灵魂,都被看为宝贵。

他给我的一行名片上赫然写着:“不认识主耶稣,你就是流浪汉。”告别时夜色已深,我们仿佛看到这些“好撒玛利亚人”,身体力行传递爱心的身影,服侍着那些被社会遗弃的灵魂,成为神所喜爱的鲜活的生命见证。我们也深感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携手并进凝聚成为向上向善的力量,一起奋勇做这善工。

注:本文作者为山西一教会传道人。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