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版

说说“偷菜”

10月11日,文化部文化市场司执法监督处有人表示,因为陆续接到市民投诉反映“偷菜”游戏的危害,文化部将对此进行研究。这位工作人员称,互动“偷菜”功能属简单机械的操作,没有启迪思维和开发智力的益处,有可能对“偷菜”游戏取消或改良。

读后随感:从开心农场到QQ农场,近年来一股疯狂的“偷菜”之风越演越烈。一个“偷”字似乎将网民潜藏在体内的不安因素发酵了出来,如此合法的“偷窃”,令无数网友“为菜疯,为偷狂”,彻夜不眠地固守在“菜地”旁。大家每天在“偷”与防“偷”中乐此不疲,甚至定闹钟半夜起床“偷”菜。为了偷菜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生怕错过最佳时机。于是,路上见面,招呼语不再是“你吃了吗?”而改为“你‘偷’了吗?”

虚拟的偷菜游戏,为何有如此大的魔力?如此令白领们疯狂、痴迷的“偷”行为背后,何为导火索,何为燃烧不穷的动力?“偷菜”已成为涵盖众多人群的一种社会现象,在这个火热的现象背后,又揭示的是人们怎样的社会现状和生存状态呢?

现实中沦为“房奴”和“车奴”都市小白领,或是对房子、私家车望洋兴叹的年轻人,压力之下喘息未定却又无可奈何。用“偷菜”、“抢车位”来填补内心的焦灼和失意,现实中的失意就在虚拟世界的成就感中得到补偿。其实,偷菜本身“偷”不到什么,乐趣是在与很多熟人、朋友那种抢着‘偷’的快感,就在“偷”来“偷”去中引发共同的话题,拉近了相互的距离,排解了地球村里的孤独。这使我想起了一句名言“孤独是现代人永远的痛”,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社会生活,让人每天在奔波中变得茫然、无趣。一种集体的“偷菜”游戏,让大家变得“有事可做”。群体“偷菜”的热衷现象,既印证了一种集体寂寞感,又表明了芸芸众生对现状的一种无力抗争。所以,网友说“哥偷的不是菜,是寂寞的人生”。是的,与其说是在“偷菜”还不如说在“偷”一种企图驱除孤独的解药,可惜这药并不真治病。

“偷菜”是一种游戏,但就其影响和后果来说并不是游戏那么轻松。且不说媒体报道说有不少人因其痴迷“入魔”,就其道德的负面效应来说也不可底估。家长和孩子们是否想过,当手疾眼快的你将别人全数成果揽入自己怀中时,事实上是一种有悖于道德的观念和行为。当“偷”成为一种收获的正当途径在人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尤其对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的孩子们来说,毒害有加。虚拟世界本身就是现实世界的一种衍生,当我们将其折射到现实中时,同样存在着不可否认的影响,甚至会左右和主宰现实生活的行为。圣经说到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播种一种意念就会收获一种行为。从这个层面上说,“偷菜”游戏这种不劳而获思想,对于身处日常试探之中的人们心中埋下了一种伦理隐患,特别是心智不够成熟的未成年人而言,其污染力可能是致命的。也许,网上“偷”菜算得了什么,可是古人早有告诫“勿以恶小而为之”,君是否曾闻“做贼偷瓜起”的谚语,小偷不改成大偷,大偷成性变江洋大盗,这其中的道理不言自明吧?报载有神秘大盗竟然从“线上”偷到“线下”,将石狮农民1万5千斤萝卜一夜盗光……

把一种不被现实社会所允许的“偷”的冲动在虚拟网络中以一种叛离现实的极端方式宣泄,借此获得虚拟财富的虚荣感,这对基督徒而言更是不应当的,主耶稣的登山宝训里特别提出,如果一个人心里有罪恶之意念而尽管行动上还没有,可他已经是犯罪了,因为我们所信的是“察看人心肠肺腑的神”。

有基督徒因为好奇或随流,也在玩“偷菜”。那么,今天我要劝你:“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弗4:28)

版权声明

凡本网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福音时报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tougao@fuyinshidai.com)、电话(010 - 5601 0819或025-87770337)或微信(fuyin20062019)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更多版权声明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