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束照亮生命的光,也是一份跨越风雪与恐惧的礼物。三篇真实的见证,讲述了普通人如何在迷茫、困境与偶然中与信仰相遇:有人因一次温暖的顺风车,推开了教堂的门;有人因一场诚信的考验,砸碎了捆绑多年的偶像与心魔;还有人因一本完好无损的圣经,放下了“只信自己”的骄傲。愿你从这些文字中,触摸到那份超越人性的爱与平安。
一、“我愿意去教堂”
一位来自东北的牧师曾分享这样一个真实而感人的信主故事。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日清晨,大雪初停,路面湿滑难行。寒风刺骨,连打车都成了奢望。
就在这样的清晨,牧师驾车前往教堂。当他驶出小区门口时,远远看见一位年轻的母亲,怀里抱着裹着厚厚的棉被的一个小孩,神情焦急地张望着。显然,孩子是有什么状况了,否则这么冷的雪天,她不会清晨就出来的。
牧师见状,立刻摇下车窗,关切地问:“您去哪儿?需要帮忙吗?”
母亲急切地回答:“我要去妇女儿童医院,孩子发烧了,可一直打不到车。”
牧师毫不犹豫地说:“上车吧,我送您过去。”
然而,那位母亲却迟疑了,眼中闪过一丝警惕。牧师看出了她的顾虑,温和地笑着说:“别担心,我也住在这个小区,是个基督徒。我的教堂就在儿童医院附近,您放心上车吧。”
听到这里,母亲终于放下心来,抱着孩子上了车。
一路上,她不停地道谢。牧师却温和地说:“不用谢我,要谢就谢上帝吧。我们基督徒相信‘爱人如己’,这是上帝教导我们的。”
车子驶过教堂时,那位母亲忽然问:“您就是这个教堂的吗?”
牧师微笑着点头:“是的,欢迎您来教堂。以后有机会您愿意去教堂看看吗?”
那位母亲毫不犹豫地点头,语气坚定地说:“你们信主的人真好,有爱心,我愿意去教堂!”
就这样,他们互留了联系方式。
不久之后,那位母亲真的来到教堂找到了牧师,听牧师为她传讲基督教的信仰要义。从此,她开始继续到教堂来参加聚会,接受信仰栽培,最终受洗归主,成为基督徒。
牧师在分享这个见证时,我的脑海里一直回响着那位母亲当时坚定的话语:“我愿意去教堂!”
正如一位名人所说:“教堂是上帝在人间的居所,是灵魂得以安歇的港湾。”
二、砸碎偶像、戒除赌瘾,从此心中无惧
这是一位做服装批发生意的姐妹,认识主之前的生活可以用八个字概括——"香雾缭绕、麻将通宵"。
她原本笃信“多拜多保佑”、“多拜多财路”:家里佛龛四、五座,财神、菩萨、狐仙、黄仙排排坐;只要听说哪路"神明"能招财,立刻请回家上香。整套房烟雾缭绕,念佛机24小时循环播放,她以为这是"虔诚",就会得到保佑。但是她的内心却常被无形的惧怕追赶——怕生意下滑、怕神明生气、怕厄运突降。越拜越心虚,越心虚越拜,因为假神带给人不是爱,而是恐惧。
为了应酬,她学会了抽烟、喝酒,后来干脆坐上牌桌。“三缺一,快来!”一句召唤,她能鏖战到通宵。钱哗哗流走,她安慰自己:“小赌怡情,财神会补回来。”可每次推牌九、搓麻将,心跳都比骰子快——怕输,更怕输光了,怕她的那个“神明”不保佑。
神对她的拯救和恩典来自一次“发错货”。
那天,她手下一时疏忽,把十几万元的新款服装发到了一位基督徒合作商那里——既没签合同,也没收定金,因为对方压根也没有和她要货。等她发现时,货已在路上。她急得快哭了:对方若赖账,这批货就等于打水漂。没想到那位基督徒老板收到包裹后,第一时间来电:“放心,货我先收下,今天就把款打过去。做生意讲诚信,我信主,更得按规矩来。”
款到账那一刻,她愣了好久:世上竟有这样的人?
后来她忍不住问:“你怎么能做到不占便宜,这么守信?”对方笑着答:“‘基督徒’三个字就是契约精神。神以信实待我,我也必须信实待人。我们信主的人不能、也不敢不讲诚信。”
一句话像种子落进心田。她开始刻意接触更多基督徒老板——发现他们报价透明、结账准时、不拼酒、不拉人赌博,遇到纠纷先道歉、先饶恕。她第一次感到“安全”,也第一次对“信仰”生出向往。
她和熟悉的信徒去了教会,聚会几次之后,感觉讲道句句敲心:原来人不必靠无数偶像保命,有一位真神早已爱她。那一天,她和教堂的撤偶像小组的同工回到家里,把香炉连根端起,佛龛一座座拆下,录像带、符咒全扔进垃圾堆;她举起锤子,亲手砸碎最大的“财神”瓷像,"咣当"一声,似乎也把多年惧怕砸得粉碎、把旧我砸碎。此时此刻她长长舒了口气,像飞出笼子的鸟。
更奇妙的是,当她决定戒赌时,心里竟没有一丝挣扎。烟、酒、牌友邀约一并推掉,生意照常红火,却再不需要烧香拜佛护航。她笑着说:“以前烧香求平安,越求越慌;现在睡前一声‘阿爸父’,一觉到天亮。”为此,她还坚持按照盈利额的十分之一奉献。
还有一段小插曲。过去她出差绝不住高层,电梯更是禁区——因为曾有几次被困在漆黑的电梯轿厢里,恐慌到砸门哭喊、打报警电话。因此不管多高的楼,她宁可气喘吁吁爬上去也不坐电梯。信主后的一天,她拎着大包小包,站在酒店电梯口,下意识想去找楼梯,想要步行上去。这时她心里忽然涌上一句话:“不要怕,只要信!”她深吸一口气踏进电梯,门合拢、上升、叮——安然抵达。那一刻,她泪目:“主啊,你连这点小胆怯也替我挪去!”
从此,电梯再也没有关过她,她也敢坐电梯了。
之后,她曾经在班组的见证会上举起那只砸过偶像的小锤子,笑说:“它替我拆掉假神,也替我打开自由之门。以前我怕鬼、怕输、怕死;现在我知道,谁在基督里,谁就毋须惧怕。”
“不要怕,只要信!”——这是耶稣的应许,也是她新生命最真实的注脚。
三、“我再也不信自己了”
L弟兄是一位工程技术人员,曾是坚定的无神论者。他的妻子是基督徒,多年来一直引导他信主,他常悖逆地说:“我什么也不信,信这个、信那个,有什么用?我不做坏事、心地善良就行了,我就信我自己。”然而,一次偶然的事件彻底改变了他的想法。
那天,L弟兄在下班回家的路上,目睹了一场严重的车祸。一辆车失控撞上了路边的电线杆,司机被困在车内,生命垂危。L弟兄立即拨打了急救电话,并在现场等待救援。
在等待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一本熟悉的“书”,黑色的封面、烫金字,就是他妻子经常读的圣经。肇事车辆的前挡风玻璃都已经破碎,圣经被放在仪表板上,却没有受到任何损伤。他感到有些惊讶,因为车辆的损坏程度非常严重,但圣经却完好无损。这个细节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救护车赶到后,驾驶人被成功救出,并送往医院进行救治。L弟兄回到家中,他的脑海里依然还显现那本放在肇事车辆上、完整无损的圣经,他感觉很神奇、不可思议。他开始思考,这是否是上帝在向他传达某种信息。
终于,在一个礼拜天他和妻子一起来到教堂参加礼拜,其目的是“一探究竟”,他要看看基督教到底为什么会吸引那么多的人成为信徒,妻子为什么会信主这么多年,而且一直坚持,究竟有什么奥秘?当他和妻子来到教堂,受到教会的负责人和服侍的弟兄姊妹的热情接待,他安坐在教堂的座位上,听着会前赞美的歌声,突然不知不觉地流下了眼泪。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安宁。这个主日他完全投入到听道、敬拜、赞美当中,而且他觉得基督教的赞美诗特别通俗易懂,而且随着“大溜儿”也能唱起来。这是他人生第一次来到教堂,这一天他过得非常充实、非常高兴,内心非常喜乐。
回到家后,他开始阅读圣经,和妻子交流,并逐渐理解了基督教的教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L弟兄对基督教的信仰越来越坚定。他意识到,自己过去只相信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但这种信仰是有限的。而信仰上帝,让他感受到了一种更大的力量和指引。
现在,L弟兄常说:“我现在不再信自己,我信主了。”他感谢那次偶然的事件、感谢自己信主妻子的多年引领,更感谢神拣选了他,让他找到了真正的信仰和人生的意义。他积极参与教会的活动,并与其他信徒一起分享他的经历和信仰。
世界上值得托付、依赖和信靠的,不是人,也不是自己,而是全能的上帝。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