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教会上个星期堂委班子换届,直到换届的前一晚,负责人都没有告诉别人,只对亲近的几位同工提到了这事。在信徒和其他的好多同工都不知情的情况下,换届就完成了。
那负责人为什么这样做呢?归根结底就是一个目的,要保住自己的位置。他担心换届过程公开透明后,会有不同意见的声音出现,害怕其他同工凭借更合神心意的理念和更受弟兄姐妹认可的服侍态度获得更多支持,从而威胁到自己在教会中的主导权。他将换届变成一场只有少数人参与的“内部安排”,以为这样就能牢牢掌控教会事务,却不知这种出于私心的操作,早已偏离了教会治理当有的公义与圣洁,也让他与弟兄姐妹之间的信任出现了裂痕,更让教会失去了在合一共融中彰显基督之爱的见证机会。这种做法不仅没有体现出仆人的样式,反而暴露出对权力的过度执着,他把教会当成了个人维护地位的工具,而非荣神益人的属灵共同体。
那教会在换届的时候应当注意什么呢?
第一,要公开。换届本身就是要结合教会所有弟兄姊妹的意见,并接受他们的监督,以此更好地侍奉主的教会。具体而言,从换届方案的制定、候选人的提名标准到资格审查流程,都应提前向全教会公示,确保每一位弟兄姐妹都清楚了解换届的每一个环节。候选人的产生不应局限于一个、两个人,而应鼓励全体会众推荐属灵生命丰盛的同工,让那些真正有爱心、有见识、生命成熟且愿意委身的同工有机会被看见。在整个过程中,要设立畅通的意见反馈渠道,认真听取弟兄姐妹对候选人的看法和建议,对于大家提出的疑问和关切,负责换届工作的团队需及时、坦诚地给予回应和解答,避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猜测和误解。只有将换届的全过程置于众弟兄姐妹的目光之下,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保证换届结果真正反映教会的集体意愿,也让当选的同工在众弟兄姐妹的信任与托付中,更有力量和责任去承担起牧养教会的使命。
第二,要公正。教会与一般的私人单位不同,并不隶属于任何个人,而是属神的。不论是什么样的人,都只是神的仆人,神会使用合祂心意的仆人带领主的教会走向更好。在换届过程中,所有参与决策和执行的人员都应放下个人偏好与利益考量,以圣经的真理为准则,以教会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候选人的选拔不能掺杂人情关系或世俗标准,而是要严格依据圣经中对教会领袖的要求,如《提摩太前书》中提到的“无可指责、只作一个妇人的丈夫、有节制、自守、端正、乐意接待远人、善于教导”等品质,对每一位候选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
对于资格审查,要做到一视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不因其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或与某些人的关系而有所区别对待。若发现有不符合标准的候选人,应坚决取消其资格,不能因怕得罪人而妥协退让。只有坚守公正的原则,才能确保选出的牧者团队是真正蒙神喜悦、能够带领教会行在正路上的人,也才能让全体会众对换届结果充满信心,从而同心合意地在神的带领下兴旺教会。
不要让教会的换届仅仅沦落为一种敷衍的形式,而应成为彰显属灵生命、践行真理教导的神圣时刻。这需要每一位参与者以敬畏之心对待,将换届过程视为对信仰的试炼与见证,在每一个环节都寻求神的旨意,确保换届工作不仅程序合规,更能彰显教会的属灵本质,让换届成为推动教会健康发展、坚固弟兄姐妹信心的重要契机。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义工。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