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歌” 的文章列表
直到今天,康妮与疾病抗争的旅程还没有结束,但是她仍然赞美上帝,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祂也能帮助我们。康妮曾在个人社交媒体上写到《密室》作者彭柯丽(Corrie ten Boom)的一段话:“环顾四周,感到苦恼。向内看,感到沮丧。看耶稣,就可以得安息了。” 我们的恩赐是一盏灯,只有让它照亮身边的人,才能带来真正的益处,发挥应有的功用。祈愿我们在上帝的带领下,不让我们的恩赐“蒙尘”,以忠心的态度使用我们的恩赐;也愿我们都不负神所赐予的恩赐,让这些“财宝”散发出荣耀他的光辉。 我们常把“休息”当作一种放松身心的方式,却未曾深思,休息也像走路、说话一样,是一门需要操练的功课,需要我们刻意练习、主动培养。 在我们的生命旅程中,面对亲人离世的痛苦是无法避免的经历。在这样的时刻,作为基督徒,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家人的离世?我想,我们不仅要承受内心深处的悲伤,也要在神的引导下找到力量和盼望。以下是我对这一经历的一些思考和建议,希望能为读者在艰难时刻提供一些帮助。 今年7月,著名导演和演员陈冲发布了她的新作《猫鱼》。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她深厚的文字功底,还引发了读者对许多深刻主题的思考。《猫鱼》总字数达到33万,整整600页,跨越了一个多世纪的时光。 “我虽然行过死荫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为你与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诗23:4)这是《诗篇》第23篇中最为人熟知的经文之一,它不仅是我们在恐惧时刻的祷告,更是一种信徒对死亡的信心宣言。每当面对生命的终结,无论信仰多么坚定,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感受到内心的惶恐与不安。 当我们为主工作时,我们学会了在工作中寻找快乐。不是因为我们的任务本身是有趣的,而是因为这些工作是我们对主的委身和奉献,为他的喜悦而工作。如果我们把身边这些小事当做献与他的礼物,就必不作废。原来我们在小事上可以找到服事主的喜乐。 想必很多人也会有类似的经历,我们经常查看随手的手机,以确保没有错失任何有用的信息。实际上,这是一种“病”,叫作“错失恐惧症”(Fear of missing out,简称FOMO),也称社群恐慌症,是指由自己的不在场所产生的不安与持续性焦虑。患者总感到自己不在时可能发生非常有意义的事。 教会今天面临的一个挑战是,在有着信仰背景的婚姻中遭受家暴的受害者经常说,他们很少能从教会那里得到支持和理解,似乎家暴事件是一件让教会很尴尬和复杂的事情,没有人愿意插手。诚然,照顾受害者需要花时间花精力。教会牧者可能会觉得他们没有时间,或者不了解具体的问题,也看不到这种情况的出路。 读《去家访》让我深感到大学虽然能帮助我们走向新的人生道路,但它在解答人生意义和处理精神层面问题上仍有局限。正如黄灯所反思的那样:“作为教师,我时刻意识到,在应试教育将孩子们架空的漫长过程中,如何引导年轻的个体落到踏实的生命境遇,如何让他们在各自的成长中获得内心的安宁,是当下考核常态化、管理表面化的教育语境中,一直无法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