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年,因为疫情的缘故,各地的实体堂点纷纷叫停,不得不转向线上聚会。经过起初的忙乱、茫然、忙碌的阶段之后,大家逐渐适应了这种“云聚会”。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肢体都很享受这种方式了:不用起大早赶路,节省了很多时间,也免去不少辛劳;不用梳洗打扮,衣冠整洁,如果感到实在不好意思见人,不开视频就搞定了;因为便捷,突然增加了各种线上的查经学习,让人感觉一下子离神近了,似乎也越来越属灵了……不仅如此,还可以跨越国界,天南地北,听到全球的见证,“见到”之前遥不可及的名牧或名师,听到他们激励人心的证道和分享。一时间,恍若过上了令人耳目一新,在地如在天的崭新的信仰生活,每天都像过大年似的,兴奋至极。
前些日子,又听到一个肢体的肺腑之言,让笔者惊讶不已,她说,她在母会待得不舒服,因为母会也跟世俗一样,会友拼命巴结牧者,歧视弱势的人。跟传道人关系好的人,往往会受到重视,反之不然。总是有人对她挑三拣四,看不顺眼。幸好一年前她在网上找到一个远方的团契,那位传道人蛮和蔼可亲的,学历不高,讲道却很深入,人也实在,还时不时地点名,让她回答问题。她在群里唱赞美诗时,那个传道人还为她点赞、称好,她感到被接纳,被重视。这还不算,她想给那位传道人奉献金钱,可传道人拒收,这更让她钦佩和感动。总之一句话,她想脱离自己的母会,只参加那个云上团契,不知道行不行?想听听笔者的建议和意见。
感谢主。让笔者有机会服侍这位姊妹。
首先,笔者肯定了那位远方的传道人对这位姊妹的接纳和欣赏,让她不至于在这段至暗时刻里,太灰心丧气而被绊倒或一蹶不振;也谢谢这位姊妹的敞开和对笔者的一份信任。
接着,笔者请这位姊妹静下心来,仔细回想一下,在她加入母会的这些年中,哪些人、哪些事让她特别感激?姊妹沉吟一会儿,说,她的丈夫临终前,自己母会的牧师和弟兄姐妹轮班去探望,为他们全家祷告、守望,丈夫最后信主了,是含着笑离开这个世界的,她至今想起来都大得安慰。
笔者点点头,又问她,这件事,那个在远方的牧者或肢体们能做到吗?姊妹愣了一下,使劲摇摇头,若有所思地说,是啊,那个牧者再好,我有急事他也赶不来呀!笔者继续跟姐妹交流:你知道为什么有时你很讨厌家里人吗?因为他们最了解你的情况和实际的本相。他们往往会直截了当地翻出你的老底儿,让你难堪。正如那本《家庭会伤人》里谈到的那样。而你的母会有点像你的原生家庭,不是吗?如果我们真的把母会(地方教会),当成自己属灵的家后,你会通过其他肢体的对付(比如也会受到其他肢体的指责和误解,有时还会彼此大吵一架等等),来造就自己,促使生命不断得到更新。而这些你拼命想逃离的“痛苦”,在云团契里,是很少遇见甚至从未有过的,但这样会使你的生命停滞不前,甚至渐渐滋生骄傲的毒气,活在一种虚假的完美中,一点都触碰不得,只听得夸赞,不能有任何冲撞与指教。最后,或许像温水煮青蛙一般,属灵生命在不知不觉中就枯萎了,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啊!
其实,当我们的生命长大成熟一些之后,你就会发现自己确实有很多不足和需要改变的地方,而那些对付和造就,会帮助你显露出自己的本相。但是我们不害怕,因为在主的爱里是安全的!我们不能整天在嘴上喊跟随主,走十架道路,可实际生活里却活在虚浮中,自己欺哄自己。当你真正遇见主的爱了,你就会感受到天父活水般涌流出来的能力,就不再定睛于某个人,把他(她)当做偶像般崇拜了。当你跟爱的源头连接上以后,再回头看那些伤害,你会从心底里发出对天父的感恩和赞美,从而生发出对肢体的理解、原谅和感谢。
姊妹一直专注地听笔者讲完以上这番话后,眼角湿润起来。
笔者继续开导她:所有相信耶稣基督的人都属于祂的身体——普世教会,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信徒们组成了地方教会,每位弟兄姊妹都应该成为地方教会的一员。与其他信徒之间团契,参加圣餐和洗礼,参加查经学习,接受牧者的关怀,接受训练,可以更好地服侍主。同时,作为地方教会的一分子,我们也要尽自己的责任,比如,出席并参与地方教会的各种聚会,为教会的需要祷告,为主的事工奉献,加入教会服侍的行列,等等。最重要的是,委身一个适合自己的教会,在那里扎下根来,与其他肢体熟知起来,手拉手、肩并肩,同走这条美好的天路!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云南一名神学生。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