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还有6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父母老师都在紧张而精心的为孩子预备着节日礼物,希望在属于孩子的节日里能带给孩子更大的快乐。此外,所有的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成长。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影响日益突显,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夫妻关系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等。
在儿童节临近之际,福音时报网站特别分享“身为幼教专家妈妈的育儿成长路”,这位妈妈曾经是负责亲子教养的咨询人员,专为那些不知如何管教孩子的父母解答问题;她也是《学前教育月刊》“小问题大烦恼”专栏的执笔。累积了多年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她自认为教养孩子一点也不难,但却经历了曲折的成长之路,终于在第三个孩子身上开花结果。
以下是这位妈妈的分享:
在生了第一个孩子后,世界却不再是我想像中的那样美好。我曾哭着、无力地对着才几个月大的儿子说:“你在哭什么?尿布也换了,奶也给你喝了,你到底还想怎么样?”我将他紧紧的抱住,然后往他包着尿布的屁股猛打,最后竟然情绪失控的把他摔在床上。天啊!我在做什么?!我怎么这样残忍……。我又紧紧的搂着他哭,罪恶、愧疚感却压着我!
“你不是幼教专家吗?不是最懂吗?你最行,那孩子就给你管好了!”这是我先生以前最常对我说的话。在教养孩子的过程中,先生和我历经不断的冲突、磨合、调适和修正,终于在隔了八年后的老三身上开花结果。孩子不再是一种累赘和负担,而是甜蜜的包袱和祝福。是什么原因,让我可以有这么大的转变,不但能赢得丈夫和孩子的心,并且能乐在教养?
在爱里合一、同心管教
在还没有孩子前,先生就是我生活的一切,即使再累对他都是有求必应,为他倒茶水、拿书报、为他按摩……,所有能满足他的就尽量满足。有了第一个孩子后,我将所有的精神和注意力从先生的身上完全转移到孩子的身上。当先生要我帮他倒杯水或拿东西,我常常很生气的对他说:“你是大人不会自己做吗?你不会自己拿吗?”我总认为他分明是找我麻烦!回家不帮忙照顾小孩也就算了,夜里好不容易孩子睡了可以喘口气,他却还得寸进尺要求做那件事,不依他还生气,跟孩子争什么宠啊!
孩子再大一点,很多时候我常常自作主张,跟孩子说:“妈妈我,说了算数!不用跟爸爸商量。”慢慢地,孩子习惯有事情只找妈妈商量,可以不用找爸爸就尽量不找。在管教孩子上也是,通常爸爸扮黑脸,我扮白脸。我很坏,甚至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的不是。曾经有长达六年的时间先生在宜兰教书,只有学校没课时才回台北。
在孩子的眼中,每次爸爸回来就是说教。我觉得先生回来就要伺候他,很累。在教养上,我不但没有和先生同心一体管教他们,还做拆毁的工作“对啊!每次爸爸回来妈妈的压力也好大,爸爸不在我们多轻松啊!”有一阵子先生回来常对我说:“我觉得自己只是个赚钱的工具,孩子只要有妈妈就好了,你们根本都不需要我。”我真是个愚妄的妇人,有了孩子后,我不再将先生的情感和需要放在最优先的顺序上,不再尊荣他对这个家的全心付出,导致夫妻关系失和,亲子关系紧张。
我决定重新回到起初的爱,学习敬重、顺服我的先生,先满足他的需要再关顾孩子的需要。以前先生下班回来总想和我谈心,但老三总是会在当中作梗,这时候我就得放下先生不管而去陪小的,后来我想到洗澡时间是一个很棒的超完美“精心时刻”,女儿绝对不会将我俩拆散,那就是和先生一起洗澡。我一边帮他刷背一边可以和他谈心,夫妻共浴爱河。真的从此后,女儿就知道爸爸妈妈洗澡时间不可以来敲门。这招很有效,建议有同样困扰的人不妨试试看。
在有关孩子的事情上,过去大多时候是我说了算数。现在,我都跟孩子说要等爸爸回来商量后再决定,除非爸爸让妈妈自己决定。之前老三要我买儿童节礼物送她,我对他说:“我们等爸爸回来商量再说。”然后她对我说:“干嘛还要问爸爸?你决定就好了啦!反正你身上有钱啊!”我对她说:“因为家里爸爸最大,爸爸才可以决定。即使妈妈也是一样要和爸爸商量。”
当我明白夫妻角色远胜于父母角色,把注意力先放在满足先生的需要时,发现能量不但会被创造出来,而且更加帮助我们夫妻彼此拥有更愉快的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