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中国,基督教传教活动蓬勃开展,而《和合本圣经》的翻译与传播成为这一时期宗教文化领域的重要事件。登州,作为当时传教活动的重要据点之一,其地方方言与《和合本圣经》之间产生了独特而深刻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反映了语言传播与宗教传播的相互交织,更体现了跨文化交流中的适应性与创新性。
登州地处山东半岛,其地方方言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在传教士们来到登州之前,这种方言在当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世代传承,承载着登州地区的民俗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然而,随着基督教传教士的深入,他们面临着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将西方的宗教经典《圣经》以登州民众能够理解的方式进行传播?
《和合本圣经》的翻译团队中的不少传教士在登州地区有着长期的生活和传教经历,他们对登州地方方言相对熟悉。在翻译过程中,登州地方方言的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不可避免地对《和合本圣经》的翻译产生了影响。例如,在词汇方面,一些登州方言中的常用词汇被巧妙地运用到圣经翻译中,使圣经的表述更贴近当地民众的语言习惯。像“俺”“咱”等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相较于较为书面和正式的“我”,在翻译某些语境下的经文时,更能传达出一种亲切质朴的感觉,让登州当地的信徒能够更自然地代入到经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
从语法角度来看,登州地方方言的一些特殊语法结构也在《和合本圣经》中有一定的体现。登州方言中可能存在一些独特的语序或句式,在不违背圣经原意的基础上,翻译者适当借鉴这些语法形式,使得翻译后的经文在语言结构上更符合当地民众的语言思维模式。这样一来,当传教士在布道过程中诵读圣经经文时,登州当地的民众能够更顺畅地理解经文含义,减少了因语言隔阂而产生的理解障碍。
在文化意象的传递上,登州地方方言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也融入到了《和合本圣经》之中。登州地区有着独特的自然环境、传统习俗和民间传说,这些元素所衍生出的文化意象在当地民众心中有着深刻的印象。例如,登州靠近大海,海洋相关的意象在当地文化中较为丰富。在翻译圣经中涉及到诸如“海”“船”“渔夫”等概念时,翻译者可能会结合登州当地对于这些事物的独特认知和情感联想,使翻译后的表述更富有感染力和文化共鸣。当登州的渔民信徒听到与自己日常劳作息息相关的“海”“船”等词汇以熟悉的土话形式出现在圣经经文中时,他们能够更容易地在宗教教义与自己的生活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加深对基督教信仰的理解和接受。
然而,这种将登州地方方言融入《和合本圣经》的翻译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一方面,要确保登州土话的运用不会歪曲圣经的原意。基督教教义有着严谨的内涵和体系,翻译者需要在尊重教义的基础上,谨慎地筛选和运用登州方言元素。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和合本圣经》的普适性。虽然登州是重要的传教地区,但《和合本圣经》的目标受众是全中国乃至更广泛的华语地区的信徒。因此,在使用登州地方方言元素时,不能使其过于地方化而导致其他地区的信徒难以理解。
《和合本圣经》与登州地方方言的结合,在登州地区的基督教传教实践中产生了显著的效果。它促进了基督教在登州当地民众中的传播和扎根。通过使用熟悉的语言形式,更多的登州民众开始接触、了解并逐渐接受基督教教义。教堂里,传教士用带有登州土话韵味的圣经经文进行布道,吸引了众多当地百姓前来聆听。家庭中,信徒们用登州土话诵读圣经,相互交流宗教感悟,使得基督教信仰在登州的社会生活中逐渐扩散开来。
从更广泛的文化交流层面来看,《和合本圣经》与登州地方方言的互动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如何积极适应本土语言文化环境,进行自我调整和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和合本圣经》的语言表现形式,也为登州地方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一些原本只存在于圣经中的宗教故事、道德观念,通过登州土话的传播,与当地的传统道德观念相互碰撞、相互补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登州民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现代汉语的普及和标准化进程不断推进,但《和合本圣经》中所留存的登州地方方言痕迹依然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它成为研究当时中西文化交流、基督教在华传播历史以及地方语言文化演变的重要资料来源。学者们可以通过对《和合本圣经》中登州土话元素的分析,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登州地区的语言风貌、社会文化状况以及宗教传播策略。
《和合本圣经》与登州地方方言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复杂而多元的语言文化交融现象。它体现了传教士在跨文化宗教传播中的智慧与创新,反映了地方语言文化在对外来文化接纳过程中的影响力,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历史文化交流、宗教传播与语言演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启示。在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回顾这一历史现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重要性与必然性,以及如何在跨文化交流中实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参考资料:狄考文和山东:原来和合本《圣经》里有不少山东方言……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两位作者系山东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