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事宣传与关怀行动:如何平衡谦卑与光盐的使命

作者: 麦粒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1-22 00:03:01
分享与播放

年底临近,教会的探访活动增多,尤其是对孤寡老人的关怀。每当我们带着爱心去探访、为那些有需要的人送去温暖时,看到他们眼中的感动与感恩,我们的内心也会充满喜乐。这样的行动不仅仅是为了帮助他人,更是我们信仰的自然流露,是基督爱在我们生命中的体现。然而,在一些教会活动中,出现了一个问题:我们是否应该拍摄这些善行的照片并进行宣传?有人认为这样做可能会失去谦卑的本质,甚至看起来像是企业的营销手段;而另外一些人则认为,适当的宣传能够让更多人看到教会的爱心,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甚至能扩大教会的影响力。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在行善时,如何平衡谦卑与公众宣传?我们应当如何理解耶稣教导我们的“施舍不求人的赞扬”与“行善照在人前”的关系?今天,我想和大家一同探讨这个话题。

一、“行善不求人的赞扬”——耶稣的教导

我们常常引用《马太福音》6章3-4节中的话语:“所以你施舍的时候,不要叫人知道。”这段经文提醒我们,行善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引人注意,更不是为了炫耀自己。这是一个关于动机的教导。耶稣的教导让我们明白,行善应当出于爱和谦卑,而非为了赢得别人的赞美。

但是,耶稣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在行善时一定要隐秘到不能让别人知道。事实上,耶稣在《马太福音》5章16节中又说:“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这两段经文看似矛盾,实则并不冲突。耶稣在教导我们行善时要避免自夸,但也告诉我们,善行应该让人看到,让人因我们的好行为荣耀神。

二、善事宣传与光盐的使命

善事的宣传,常常被认为是一种“自我展示”。但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宣传善事不一定意味着我们在追求个人的荣誉。我们在公开善行时,实际上是在展示神的爱与力量。

耶稣教导我们要成为“世上的光”,并且“你们是世上的盐”(马太福音5:13-14)。作为基督徒,我们的生活本应充满爱的行动,并且通过这些行动来影响周围的人。无论是关怀老人、帮助贫困家庭,还是照顾有需要的人,所有这些行为都彰显了基督的爱。如果我们通过适当的方式将这些善行公之于众,就像灯台上的光,能够照亮更广阔的地方,帮助更多的人看到基督的爱。

当我们教会组织的孤寡老人关怀活动得到一定的宣传后,其他人看到这些活动可能会被激励参与其中。更多的人通过看到这些照片和活动的分享,了解教会不仅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充满爱与行动的社区。这种积极的影响力是不可小觑的,它能够激励更多的人去关心他人,做出改变。

三、如何平衡善事的宣传与谦卑的心

虽然宣传善事有它的好处,但我们必须保持清晰的动机。宣传并不是为了让我们自己看起来多么伟大,而是为了让神的荣耀得以彰显,并激励更多的人加入到善行中来。

那么,如何做到在宣传善事时保持谦卑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保持纯正的动机,我们分享善事的目的是为了荣耀神,而不是为了博得掌声。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在我们生命中的体现。我们可以这样想:“我分享这些,是为了让更多人看到神的爱,而非让人看到我。”再一个是尊重受助者的隐私,尤其在关怀老人的过程中,受助者的隐私应该得到保护。我们可以选择拍摄一些不涉及个人隐私的照片,或是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再进行分享。避免因公开善事而让受助者感到不适,尊重他们的感受是我们的责任。还要真实与透明,宣传的内容应当真实,不夸大其词。我们要分享的,是教会真实的行动和情感,而不是为了展示教会的“成绩单”。善行本身应该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我们不需要去做过多的包装。最后要关注福音的传播,我们的宣传不仅仅是为了展示善行,更重要的是要借此机会分享福音。每一次关怀的背后,都有一个深刻的福音背景。我们做这些事情的动机是为了彰显基督的爱,借着行动见证神的国度。

四、善事宣传的最终目标

最终,善事的宣传应该是为了扩展神国度的影响力。当我们通过适当的方式将善行展示给他人时,我们是在传递一种信息:基督的爱是无条件的,它跨越了宗教的界限,渗透进了社会的每个角落。这种影响力不仅能帮助教会与社会建立更紧密的关系,也能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公益中来。

通过善事的宣传,我们不仅能够展示教会的关怀与责任感,更能让社会各界了解基督教的核心价值观——爱人如己。当更多人看到这些行动时,他们会发现,教会不仅仅是一个崇拜的地方,它是一个充满爱、关怀和奉献的群体。

善事的宣传并不是为了追求个人的荣耀,而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神的荣耀。当我们在行善时,保持谦卑的心,同时通过适当的方式让善行公之于众,这不仅能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还能为神的国度做见证。让我们在这条光照世人的道路上,继续坚定不移地前行,让基督的爱通过我们的行动,传播到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在行善的过程中,保持谦卑并以正确的动机传播光与盐,让更多人因我们的好行为,将荣耀归给天上的父。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东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