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夜降临
在那绿树掩映的画河桥边,那座略显陈旧却庄严肃穆的教堂,是小马生活的重要坐标。他在这里担任门卫,每日清晨,他总是第一个推开教堂那扇厚重的大门,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堂内。清扫地面、擦拭长椅,这些琐碎却饱含虔诚的举动,是他为主做工的日常表达。
小马身形清瘦,他的世界简单而纯粹——教堂、信仰与家人。他已经与妻子离异,女儿是他生命中最珍贵的存在。然而,那个如噩梦般的夜晚,彻底粉碎了小马恬静的生活。那晚,他在教会的传达室内,总觉得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屋内寂静得可怕,他接到了一个电话,告诉他,女儿上吊自尽了。那一刻,小马的世界轰然崩塌,他瘫倒在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喊,那声音仿佛要将整个世界的悲伤都宣泄出来。
黑暗中的微光
女儿的离世让小马陷入了无尽痛苦的深渊。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与外界接触,不吃不喝,眼神空洞而绝望。教会的长老和弟兄姊妹们得知这个噩耗后,纷纷赶来探望他。
长老坐在小马身边,轻轻地握住他的手。长老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小马啊,我们知道你现在很痛苦,可是主与我们同在,他不会抛弃我们。女儿的离去,也许是主有他更深远的安排,我们要相信主的慈爱。”说着,长老的眼中也泛起了泪光。
年轻的姊妹小陈,带着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坐在小马床边,轻声劝慰:“马叔,您吃点东西吧。主会赐予我们力量,让我们度过这艰难的时刻。”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如同黑暗中的一缕微光。
还有那些平日里一起在教堂侍奉的弟兄们,他们默默地陪伴着,用实际行动表达着对小马的支持与关爱。他们的陪伴与安慰,如同一束束微弱的光,逐渐穿透小马心中那厚重的黑暗。
挣扎与探寻
尽管长老和弟兄姊妹们给予了诸多关怀,但小马心中的痛苦与疑惑却如影随形。他在深夜中独自徘徊,对着寂静的夜空发问:“主啊,我如此虔诚地侍奉您,为何要夺走我最心爱的女儿?您的爱究竟在哪里?”他的声音在夜空中回荡,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在那些痛苦的日子里,小马常常来到教堂,坐在最角落的位置,望着十字架发呆。他回忆着女儿成长的点点滴滴,每一个笑容、每一次拥抱,都如同针一般刺痛着他的心。他开始质疑自己的信仰,曾经坚定不移的信念在痛苦的冲击下摇摇欲坠。
然而,就在小马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次偶然的经历改变了他。那天,他在教堂的地下室整理杂物,发现了一本陈旧的《圣经》。当他翻开书页,一张泛黄的纸条飘落下来,上面写着:“在苦难中,主的爱从未缺席,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看着这句话,小马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触动。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痛苦,思考主的爱究竟以何种方式存在。
重获新生
从那之后,小马开始主动与长老和弟兄姊妹们交流,分享自己内心的痛苦与挣扎。他们耐心地倾听,用《圣经》中的话语和自身的经历开导他。在这个过程中,小马渐渐明白,主的爱并非是让我们免受苦难,而是在苦难中给予我们力量与陪伴。
在大家的帮助下,小马逐渐从痛苦中走了出来。他重新回到教堂的门卫岗位,更加用心地为主做工。他发现,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自己也获得了治愈。他会主动关心新来的信徒,为他们讲解教堂的规矩和信仰的意义;会在节日时,为那些独居的弟兄姊妹送去温暖的问候。
这些天,小马最大的收获就是真切地感受到了主的爱。这份爱,通过长老和弟兄姊妹们的关怀传递给他;这份爱,让他在绝望中找到了希望,在痛苦中获得了重生。他明白了,生活的苦难或许无法避免,但只要心中有主,有爱,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
如今,当小马每天清晨推开教堂的大门,迎接第一缕阳光时,他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平静与感恩。他知道,女儿在天堂也一定为他感到高兴,而他,将带着主的爱,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将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东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