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当下的讲道缺乏生命的影响力?

作者: 漫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2-11 10:02:00
分享与播放

讲道是教会一项非常重要的圣工。不论在什么样的聚会中,多多少少都会有证道环节。可以说,现在绝大部分教会,哪怕只是普通的农村教会,也不缺乏讲道。但有讲道不代表就有好的讲道,很多讲道没有生命的影响力,对信徒生命的造就和更新没有太大的帮助。为什么当下的讲道会缺乏生命的影响力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不能先感动自己,再感动人。我刚开始学习讲道时,老师常讲这样一句话:“先感动自己,再感动别人。”这句话有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先将自己放在神的话语之下,不要总觉得这是讲给别人听的,认为xxx最适合听这场道,我们需要先降服在神的面前;第二,如果我们的讲道连自己都打动不了,又怎么打动别人呢?现在的讲道,有的只是为了讲给别人听,有的只是应付性的讲道,这使神的真道受到了一定影响,极大阻碍了神的道扎根在人的内心。

2、传道人对经文的领受不够深入。不得不提的一点是,有一部分的讲道人因着各样的原因,对经文的领受太过肤浅,只是蜻蜓点水般的讲道。长期以往,这样的讲道对信徒属灵生命的建造也不是一件很有益的事。如何理解对经文的剖析不够深入呢?

我曾经看过一篇关于现在孩子写文章的总结,觉得这其中的道理也适用于我们。文中提到,觉得现在孩子写文章词句好像用的也不错,但就是少了一点感觉。比如,在描写农民伯伯干活的时候,通常用的语句是“农民伯伯挥汗如雨,辛苦地田间劳作,但也浇灌了丰收的希望”。这句子当然没有问题,但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若是详细一些效果可能更好,“农民伯伯很是辛苦,将尿素用独轮车推到田边,将绳子和小桶绑在一起,背在身上,制作成一个简单的临时背着尿素撒向田里的工具。将尿素倒在桶里,背着它用手一把一把撒向田里。额上的汗水不断地滴落,可丰收的希望也好似一点点累积,辛苦但又不缺乏希望。”

如果用在我们的讲道上呢?比如说,讲台上常讲要悔改、要重生,可究竟什么是悔改?如何就是重生?我们讲得太“大”了,使大家不能具体地运用在自己的身上,要讲得具体些,接地气些,如此就能有鲜明的感受。

3、信徒对神真道的渴慕程度不够。有些人信耶稣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欲望,比如生病能得到医治,有一份好的工作,或者找个好对象。他们在信仰中一直带着这样的目的,并没有真正认识神。他们觉得读经、听道不是最重要的,在听道时经常心不在焉,打瞌睡,这样的态度怎么能使神的话语对自己的生命产生影响呢?

4、有太多的因素引诱人的心。当下社会中很多人的心是急躁的,他们很难静下心来思考和聆听,在神的面前也不容易有安静的心。正因为这样的属灵生命状态,使得他们在神面前无法谦卑领受神的话语。即使牧者道讲得再好,对他来说效果也不是很大,自然也没有什么感动。

不论是听道的人,还是讲道的人,都要带着谦卑的心降服在神的面前,带着渴慕的心认真聆听神的话语,按照神的心意改变自己。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