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来,走出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

作者: 希兰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2-17 16:05:19
分享与播放

小恩姊妹是教会的一位侍奉同工,平日侍奉也挺热心的;只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做得不是很好,这可能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关。

悲伤的出身经历

她从小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中,又碰上计划生育,所以父母在她出生后就将她送给了家里的一个亲戚,因为他们家不能生育。姊妹从小被养父母养大,在养母生病去世前,她希望小恩姊妹能认回自己的亲生父母。养母也是为小恩考虑,如果自己两夫妻都不在了,那时候小恩就一个亲人都没有了。早点将亲生父母认回来,以后真要有什么事,多少也能有个照应。

经过养父母的协调,终于小恩认回了自己的亲生父母,但也只是表面的认亲,并没有实质的感情。其实这也可以理解,毕竟亲生父母从小抛弃自己,正如小恩姊妹所说:“难道就多我一个吗?在我上面也有姐姐,下面也有妹妹,为什么就要将我送走呢?”

也正因为这样的经历,使得姊妹在不知不觉中也产生了重男轻女的思想。她觉得若自己是男孩,当初家人一定不会将自己送给他人。慢慢地,她对自己的女儿也越发严苛和不耐烦起来,甚至还多次引发家庭之间的争吵。

依靠主道,寻求改变

对于这类的事,我们也不好说太多,毕竟涉及到每个人的家事。但也只想做一个提醒,不能因为这些而影响自己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从心理学上来说,这需要改变;从信仰的角度来说,这也需要改变。如果人的话不能改变我们,那就用神的道来介入,以此使我们改变。

1、靠主饶恕:要走出悲伤痛苦,和过去的不快告别。人要往前看,不能永远活在过去,主耶稣也教导我们要学会饶恕。当然,如果换作是我们自己的话,也确实不太容易就能饶恕,毕竟这是父母对自己的遗弃。但我们要强调的重点是,现在对此事的饶恕和看透,最得益处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如果我们自己始终放不下,那便是自己一人常常承受痛苦。学会靠主看淡悲痛,主都为我们承受那么大的痛苦,也都能饶恕我们。不管我们遭遇了什么,断然不会比主为我们承受的更多,所以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饶恕别人呢?更何况,宽容别人也是在宽容自己。

2、追随真理改变和成长:注意规避类似的问题,不要让自己的痛苦牵连他人。姊妹自己承受了这样的痛苦,因为一直放不下,以致于她也将这样的压力给到了自己的女儿。我们确信,她是不可能不爱自己的女儿的,但她自己都没有意识到,因着自己从小的经历,使她在无形中偏爱了自己的儿子,也使得女儿总觉得不公平。如今更是叛逆异常,总是与她争吵,甚至还离家出走。丈夫因着这样的事也多次提醒,可她总是认为自己没有问题,还引起了夫妻之间的争吵。

结语

人总要学会改变,只有改变才能成长。如果不改变自己错误的观念和行为,最后只能让自己和家人都遍体鳞伤。爱的阿爸天父,始终没有遗弃我们,时时刻刻与我们同在相伴。天父希望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是和睦安康幸福的。愿我们领受阿爸天父的慈爱恩典与祝福,藉着十字架上的爱和流血泪的祷告,饶恕跟可能我们一样也沉浸在悲伤痛苦无奈中的亲人,并且不再把痛苦延及儿女后辈。

人生中,好多的事情都不是我们能决定的。虽然这些事不是我们能掌管的,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和处理。这不仅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状态,还会对家人产生影响。当然,不能全都凭借自己,也要学会仰望主,有他才有力量饶恕和改变。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