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奉献引发家庭矛盾,可带给我们哪些思考?

作者: 穆熙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2-21 12:38:57
分享与播放
奉献

一些肢体会因为聚会多、服侍多、奉献多,从而引起家人尤其是伴侣的不满,进而引起争吵,常常闹起矛盾。近期所遇到的一个基督徒家庭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这个家庭三代人都信主,且争吵的双方都还热心,但也免不了。

他们因为何事争吵呢?主要是奉献,夫妻一方,也就是姊妹谨遵教导,奉献收入的十分之一。起初,姊妹并没有告知丈夫,但还是被丈夫在偶然间发现,发现了之后,出乎姊妹的意料,因为她的丈夫火冒三丈,严厉质问。

虽然姊妹的丈夫也是个热心的基督徒,不是不知道十分之一奉献的道理,但还是与姊妹吵了起来。从姊妹的角度来说,奉献的是她自己的收入,并不是整个家庭的收入;而且,也是谨遵圣经的教导,何错之有?自然是不服气。

从其丈夫的角度而言,也有自己的理由,什么呢?一个是觉得被欺骗了。就是他对妻子的奉献并不知情,若是偶然性的还可以,但持续不断就是个事了。二个是虽然十分之一奉献是圣经教导,但也强调甘心乐意、能力;而且,教会能否善用信徒的奉献,弟兄也持怀疑的态度。

可以说,双方拿出来的理由都有道理;由于姊妹奉献的心比较强烈,加上奉献的是她自己的收入,所以也就不了了之。可是,她家弟兄也由此有了戒心,就是一来赚的钱不会再给妻子保管了;二来妻子也不能再向丈夫要钱,只要要钱,甚至谈及金钱,就会想起奉献的事,往往就会再次产生矛盾。

面对此事,我们该如何看待呢?笔者以为,不能因为姊妹践行了十分之一奉献,就批评其丈夫不识时务并横加指责;也不能反过来批评姊妹破坏了夫妻关系,批评她没有顺服自己的丈夫,因为毕竟姊妹是在践行教导。

此外,也可以以此事为引子,更进一步的从两个角度去思考关于奉献的问题。

首先一个是关于奉献的心意、能力。虽然圣经中有明确的教导,神的儿女要执行十分之一奉献。但也要知道另外一些教导,那就是在新约时代,也有教导要甘心乐意的奉献,也要考虑自身的承受能力。

意思很清楚,那就是奉献要出于甘心,若不是出于甘心,那么就要按照自己信心程度奉献,不要作难。还有,奉献的时候也要考虑自身能力如何,由此可见,奉献并非是死板的一成不变,也是充分考虑了奉献者的因素。

回到姊妹的处境来看,姊妹对于奉献是甘心乐意的,并不是一时冲动;而且,自身也有一定的能力。但又不得忽略一个因素,那就是姊妹有家,家人的意见不一样;且因此影响了信任、闹了矛盾。所以,姊妹奉献的多少,也需考虑家人的信心程度如何;若家人有信心上的看见,足额奉献也随之就有了。

然后,就是关于奉献款处理的问题。从神的角度而言,基督徒奉献十分之一,天经地义,一点不多,为什么呢?因为全世界都是上帝的,人所拥有的都是上帝的;所以,把上帝所赐予人的再拿出来一点回归给上帝,一定不为过,一点也不多,人不必斤斤计较。

然而,若是从人在处理奉献款的事情上来看,又不一样了。在探讨此事之前,可以看下亚当。神造亚当,完美无缺,他们所需所用也被安排的妥当;但无奈的是,亚当夫妻并没有珍惜,亲自毁了神所给的一切。

再看下出埃及的以色列人。上的借着摩西把以色列人带出了埃及,并把迦南美地赐给他们;并且,在进入迦南地之前,该说的都说了,该做的都做了,还给了他们成文的法律,但无奈的是,以色列人不珍惜,枉顾了神的美意。

十分之一奉献不也是如此吗?神为什么要人奉献十分之一呢?其实,神不需要金钱,乃是地上的教会需要;神之所以要十分之一奉献,乃是为了地上的属灵团契着想,希望可以有良好的运作。然而,可惜的是教会在很多时候,也如同亚当夫妻、以色列人一样枉顾了神的美意,没有管理好、善用好奉献款。

既然没有善用好,那么必然会带来人心的软弱,必然会打击人的奉献心志。所以,有些肢体没有尽到奉献的责任,也并非都是他们的责任,就如同先知玛拉基说的那样,先知也有责任。因此,教会不单有奉献教导,其实,更多的还需要善用好奉献款,账目公开透明,以打消疑虑之人的疑虑,尽到管理之则。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