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传承,是每一位基督徒都应重视的事情,这个道理很多人懂,却苦于无计可施。一个将基督信仰代代相传的家族,常常会得到许多基督徒的羡慕;而后代对信仰的背离,无疑是信仰者极大的伤痛与遗憾。对于信仰的传承,我们可以主动地做些什么呢?
针对这个话题,福音时报邀请了几位牧师、传道人、信徒一起聊了聊。他们当中有年过八旬的长者,有身处信仰传递多代家族中的牧师,有刚成为父亲的年轻传道人,也有人是家族中第一代基督徒。
#在信仰生活中耳濡目染
郑牧师:很小的时候我就在家庭里听到了赞美诗歌,其中一首令我印象深刻,这首诗歌在我人生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体验。稍微大一点点,大概五六岁,我们每一个礼拜天的晚上,家里都有祷告会。我那时不会祷告,就跟着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说“阿们”。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整个家族聚在一起,待年夜饭吃完了,就一起唱《普天颂赞》里面的诗歌。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乐器,就自己动手来做笛子,做二胡。然后从墙壁里面把圣经挖出来,因为平常是藏在里面的,一旦被发现就没了。一位长者读圣经,我也听不懂,你说五六岁的小孩怎么听得懂呢?读的人也不懂得解释。他是非常敬虔地读的,生怕读错一个字,在那个氛围里,我们连呼吸都好像是很过分的。我对圣经的热爱,就从那时候开始的。
左传道:感谢上帝,我能够信耶稣也是跟家庭传承有关系,我是家里的第二代信徒。在我小的时候,我妈妈就坚持参加教会的聚会,这个聚会从来没有间断过的。我们家信耶稣也有好几十年了。有一些基督徒家庭信主一段时间后,遇到困难就不信了。一旦一个家里面的家长不信了,后代以及周围的亲戚可能就跟着不信了;很感恩的是,我妈就是能够一直坚持去信上帝。
罗姊妹:我是家里的第一代基督徒,第一代基督徒关于传承这方面,真的是太重要了。我在带女儿的两岁多的宝宝时,常常会唱赞美诗,宝宝有时也会开心地说“阿们”。
苏牧师:我是第四代信徒,所以信仰上是没有遭遇到家人的逼迫和反对。我觉得父母长辈给的教导真的很重要。我出生赶上了文革时期,所有的教堂全部都关门。我外公是传道人,常常是上面有任务,他就要上街去被游行。我小时候不是在教会里成长的,而是跟着外公外婆学习了信仰。每次要吃饭时,一定要外公祷告过了才能吃。如果外公出去偷偷探访,我们就跟着外婆背信仰的《三字经》:“我天父,真上帝……”
我印象之中小时候只参加过两次聚会。有一次说晚上十一点有一个重量级传道人要来到我外婆村里面,我们晚上五点钟就吃饭,吃完饭就叫我睡觉,说十点钟起来去聚会。悄悄么么的,还有暗号的,你答不出暗号你就进不了的。聚会的时候,四面是用棉被堵起来,不让唱歌的声音传出去嘛,那个时候都是小小声。
因为父母要上班,所以我们基本上断了奶之后就送到外公外婆那里去,就这样一路跟着外公外婆成长,从来没有想过会有什么世俗的事情,觉得信耶稣是很理所当然的一件事情。当时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教会开放,自己居然当了传道人。
轮到我教我儿子的时候,我也就觉得是理所当然的,我的信仰肯定是我的儿子必须接受的。他成人之后,我跟他说,父母都是传道人,所以不会给你留下一套房,也不会给你留下一部车,因为我们真的买不起,但是我们可以给你全世界最宝贝的,就是信仰。我儿子真的信了耶稣,在上海复旦大学求学期间,把上海所有的包括郊区的教堂都跑了。
小林传道:关于信仰传承,我们家好几代都是信主的。自我记事以来,奶奶每天晚上都会叫上一大家子,我们都是在一个院子,过去一起唱诗祷告。我就靠在她怀里,她抱着我祷告。我从小就一直跟着奶奶生活,就住在一块,就是粘着她,不跟着妈妈,就是想跟她一起睡。我一直记得她每天都是很早很早,五点多就起来祷告。就是从奶奶的身上看到了信仰的样子。
我去年结婚了,我妻子也是基督徒,我们夫妻两人常常会一起读经祷告,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传承。感谢主,我近期晋升为奶爸,宝宝小名的谐音是“聆听”,这也是我们对于孩子的一个寄望,就是盼望她一生要聆听上帝的话语,行走在信仰的道路上。
唯信牧师:是的,家庭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我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我觉得我也没有怎么刻意地去培养他们,但是他们很小就会祷告读经。我女儿大概六岁的时候,我的一个侄女,就是她的堂妹丢了,真的走丢了,然后我就说糟糕,我女儿也丢了,也找不到。原来她听到她妹丢了,她躲到沙发后面跪着、屁股翘翘地去祷告。我的儿子小时候就喜欢听播放器,每天都沉浸在那个内容里面,所以很多圣经故事,很多讲道,他都知道。
#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
唯信牧师:要想给孩子一个好的信仰环境,我们要在家庭当中身体力行,你要把神的话语活出来,对不对?爱啊、牺牲、宽容、忍耐、饶恕,你活出来他就会服。现在社会上很多人不敢结婚,就是因为父母婚姻关系不好,他们觉得如果婚姻这么苦,那要结婚干嘛?所以你要在家庭中活出这个婚姻的意义跟价值。
郑牧师:是的,长辈的榜样力量是很大的。我父亲在世八十多年,他不会对女性说过一句粗话,而且不会对任何的男性骂过一句粗话。这个是令我非常敬佩的。家庭的传承非常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家族现在有几百人,没有一对离婚的,这个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世界和平才能发展,社会和谐才能进步,家庭和睦你才能兴盛。我们家三个孩子都参与到工作中了,他们在工作单位做光做盐,热心参加教会的聚会,家庭也很和睦,这就是传承的重要性。
左传道:这方面我也有同感。我妈妈是基督徒,而爸爸不信,他们的生活态度很不一样。遇到困难的时候妈妈总是以充满希望的态度去看,以至于我们家兄弟姐妹几个在精神层面上受妈妈的影响比较大,因为我们从心里面都比较认可她。
#长辈需要多多鼓励、支持、督促
小林传道:是的,身教的榜样很重要,但言语的督促也同样重要。待我长大到外面工作时,一度对信仰失去了热情,令我很感动的一点是,一到周六我妈妈就打电话说你周天一定要去做礼拜,如果周六忘记提醒了,星期天也会打电话问我有没有去做礼拜。就是会一直催着我去教会。
罗姊妹:我女儿在外地工作,平时不方便参加聚会,但她有事情都会跟我说,知道我会为她祷告。当她回家的时候,礼拜天我就带她去参加聚会,告诉她这个时间是属于上帝的,不要找理由。
汪弟兄:我先介绍一下我们家里整体的信仰情况。我们家里面从大到小都有信耶稣的,最大的就是我外公,在90岁的时候接受了耶稣。下来就是我爸爸妈妈,他们都有信,信了二十多年了。我和妹妹也信耶稣,我自己也信了二十多年了。我女儿从小就跟着我们学习信仰,现在她还在读书,我只要有机会就督促她一下,让她坚持参加聚会。我觉得年轻人他们总是有一种惰性,需要家长多多督促一下,当你把他们带到教会之后,让他们感受到那种氛围,他们就可以更好地坚持下去。我们家长对孩子的影响是很大的。
左传道:我能够在信仰认识上提升,能够成为传道人,我觉得也跟我妈的支持有一定的关系。她支持我们放下工作去追求信仰,能够在信仰上去拓展学习,一个很大的支持,一个很大的动力。我觉得在教育下一代的方面,应该要像我妈妈学习,需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的信仰是什么,而且让他们知道我们怎么活出信仰,就是要让他们能够看出这个信仰的价值,然后让他们去靠近上帝。如果孩子愿意奉献去追求信仰的话,我们做长辈的就要去支持他们。
#教会可为信仰传承助力
唯信牧师:除了个人家庭的努力,关于基督化的家庭,我觉得教会的主日讲台也非常重要。为什么会提到主日讲台呢?其实教会要复兴,主日崇拜很重要,讲道很重要。我有一个亲人,她家只有她一个人信主。她好不容易把儿女培养成人了,就带他们来教堂,因为这样她的丈夫就不会干涉她。糟糕的是,两个孩子都读了大学,来教堂听了一次讲道就不来了。一方面因为牧师讲道的地方口音很重,另一方面就是讲道东拉西扯的好像没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以说,我们基督化家庭的信仰传承,讲台也很重要。
另外就是教会要做宝妈团契,这个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藉着培养母亲,来帮助家庭更好地传递信仰。
阿里郎弟兄:我们那边有基督徒利用清明节扫墓的机会带领家人信主。每年清明节,人们都会回到家乡祭祖,一些基督徒在此期间为已过世的基督徒长辈举办扫墓活动,信主的以及没有信主的亲属都会过来参加。诗班会过来唱诗,牧师也被邀请过来讲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一些人感觉基督教不错,很有爱心,就信了耶稣,平时他们是很难走进教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