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弟兄找到传道人,询问他究竟有没有为自己的父亲祷告。原来,半个月前,这位弟兄曾请求传道人为自己生病的父亲代祷,可没多久他父亲就去世了。这位弟兄认为如果传道人给父亲代祷了,为何父亲还会去世呢?传道人说确实祷告了。可这位弟兄追问道:“既然祷告了,我父亲还是去世了,这样看来祷告没有用啊,为什么还要祷告呢?”
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教会中,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将祷告视为解决难题、病得医治的“救命稻草”。一旦结果与他们期待的不一致,就会产生“祷告无用”的质疑。“祷告不管用,那为什么还要祷告呢?”听起来,这似乎合情合理,但其实是对祷告缺乏正确的认知。
1、祷告是交托,在主里会被安慰。祷告是将重担交托给神。也许我们的具体诉求不一定会得到应允,但神会赐下属天的安慰。这种安慰有时候并不是我们所期待的方式。在我们看来,好像只有身体被医治或者难处被解决才是安慰,但神知道每个人的需求,也知道什么对我们是最有益的。祂会赐给我们真正的平安,给予人最好的带领和安排。如果只是把祷告满足自己需要的工具,最终难免会陷入失望。
2、祷告是态度,成全与否在于神。祷告是我们在神面前的态度,不论顺境或者逆境,总要带着信心向说神祈求。至于神是否成全我们的祈求,在于神的主权。不要用“要求”或者“交换”的心态来祷告。有些信徒可能有特殊经历,曾经祷告蒙应允了,但那也不是他们的能力,是神赐的特殊恩典,不能成为普遍的经验。我们要带着谦卑顺服的心,耐心等候神的带领,相信神的安排是最好的。
3、祷告是仰望,求主指引前方的路。祷告是向神的寻求和仰望,求主指引自己前行的道路。就如大卫每次出战前,总是先求问耶和华。哪怕是非利士人已经来寻索他了,他还是先求问耶和华:“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吗?你将他们交在我手里吗?”(参撒下5:19)即使他每次争战都能得胜,仍然仰望神,坚持寻求神的心意,这就是寻求神心意的表现。
我们要正确认识祷告,不要以个人愿望是否实现作为衡量祷告是否有用的标准。因为神是至高无限的主宰,祂是一切的掌权者,祂的道路高过我们的道路。作为神的儿女,我们理当以坚定的信心信靠祂,在信仰的道路上持守到底。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基层教会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