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不过清明节会有什么影响?

作者: 漫漫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3-28 15:37:45
分享与播放

清明节即将来到,教会中关于是否以及如何过清明节的讨论也逐渐热烈起来。弟兄姐妹对此持有不同观点:有人认为基督徒不应该过清明节,也有人主张可以适当参与,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基督徒应该如何看待清明节呢?不参与清明节活动是否合适呢?是否会有影响呢?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被认为不敬祖和不孝。对中国人来说,清明节是缅怀祖先的重要节日,在这个节日后人要来到逝去的亲人坟墓前祭扫。他们会清理杂草,或者修缮坟茔等,还有些非基督徒会烧纸,供奉食物等。基督徒不应有烧纸等行为,但可以清洁墓地、敬献鲜花,既可以表达逝去亲人的尊重和记念,又不违背信仰的原则,也符合“文明祭扫”的倡导。如果我们完全回避这一传统,可能会引起他人的误解,被指责冷漠、没有孝心等,也无法为神作见证。

不利于福音被更多人接受。福音想要被人接受,首先要扎根在处境中,被其中的人认同。若因我们对传统节日完全排斥,导致不信的人从心底不认可我们,甚至不愿意与我们对话,这将不利于福音的传扬,更不用说为主作见证了。一个属灵生命成熟的基督徒,不会将自己隔绝在众人之外,更不会让人觉得自己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冷漠无情。否则,长此以往,信仰只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活动罢了。

这是一种逃避行为。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节日之一,在2006 年 5 月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2008 年被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其历史溯源可以追溯至西周时期。这一节日已融入到中华民族文化中,是属于我们华夏儿女的独特节日。如果基督徒采取简单逃避的态度,会不利于福音与中国文化更好地对话与交流,造成福音与我们中华文化的隔阂,给不信的人带来误解。

因此,笔者建议基督徒应该理性对待清明节这一文化传统,不要一昧排斥,也不要全盘接受,把握其中的精意,用合适的方式去面对。既做中华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又做福音的见证者,用属灵的智慧来度过这一传统节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