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教会同工交流会上 牧者解读教牧同工的牧养挣扎

来源:福音时报
2010-09-30 10:56:28
分享与播放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9月28日上午的首次粤港教会同工交流会上,香港中文大学崇基神学院院长卢龙光牧师以“从诗篇廿三篇看教牧同工的牧养挣扎”为题,与教会同工一同思考如何牧会。

牧师应当如何来应对信徒的缺乏?卢牧师说,有些神学生毕业之后参与讲道一两年后就无内容可讲,牧养能力难以满足信徒的需要,就像诗篇23篇中所反映的牧者的许多挣扎一样。作者大卫本身也是牧羊人,而多数牧师蒙召也如同约翰福音中耶稣告诉彼得“你喂养我的羊”。因此,我们常常把牧师比作牧羊人,牧师的牧羊人形象很强烈。

诗篇23篇描绘了牧羊人的形象:保护羊群不受攻击、满足羊的需求。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牧者的牧养能力和信徒实际的需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从而使得许多同工感觉到在侍奉岗位上有挣扎。卢牧师指出,这个挣扎其实来源于信徒和牧者各自制造的“期望”,即信徒期望牧师作为牧羊人来保护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而牧师则期望自己如同诗篇23篇提到的牧羊人的形象一样,保护羊群。

卢牧师指出,正是教牧和信徒们心中的强烈的牧羊人的形象,带给了教牧压力。一方面是信徒对牧师的定位:你是我的牧者,我在这里需求得到满足,而教会的事工与我无关;另一方面,牧者对自身的定位是牧羊人:既能够满足羊群需要,又能够带领好教会发展,从而容纳更多羊群。卢牧师说,这些都是人为制造的期望,而现实是,教会同工正是在这有期望却达不到期望的情况中挣扎着。

他明确地说,教牧同工的第一个挣扎是“你是谁?”。其实牧师被主呼召而做牧养的工作,牧师本身也是主的羊。而经文“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到可安歇的水旁”指明,信徒能够满足的根本途径是以“耶和华为我的牧者”,是信徒自己能够从神那里领受恩典。因此,牧师的工作是将信徒引导到上帝面前,使他们从神那里领受恩典、寻求神的引领。

卢牧师指出,牧师要在牧羊的工作中时刻明确,耶稣才是牧羊人。回顾每位牧师真正蒙召的经历,无不与约翰福音21章彼得回应主爱、接受牧羊的使命有关。因此他提出,在牧会工作上,牧师的责任就是带领信徒认识耶稣、接受耶稣为牧者、成长到以爱主来回应耶稣的爱。而只有由这样的牧者和信徒组成的教会,才是健康发展的教会。牧师要鼓励和装备那些回应主爱的信徒,使信徒发挥自己的恩赐,与接受牧养使命的同工们一同服侍教会。

卢牧师指出,教会同工应该鼓励信徒积极侍奉,而不是代替信徒、将侍奉的工作全部自己承担,这样牧师也会有时间和空间思考教会的发展,思考如何团聚信徒、动员信徒参与服侍、一起做好教会。

他还提到,牧者另外一个挣扎是自己认为用心侍奉了,但是遭受了信徒或同工的批评。而经文中说,“在我敌人面前你为我摆设筵席”,卢牧师分享说,教会同工的工作,是奉主的名而做,是为使耶和华的名得到彰显。因此,牧者因为批评和埋怨的声音而挣扎时,应该转变思考角度:这些声音背后,表达了这些人对教会的需求,如此敌人就变成客人,批评者则成为牧养的对象,这是很好的牧养的机会。

转换思考角度,不仅是从信徒的批评声音中寻找他们对教会的需求,也要在引导教会发展时思考领导方式。因为,成为真正的牧者,不仅要有上帝的确认,即“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也需要得到信徒、同工的承认。牧者作为耶稣所拣选的羊,要鼓励信徒积极行动起来一起发展教会。信徒与牧者和睦同居,使上帝的国度降临在地上。牧者要与上帝同行,与信徒同行。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