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来自全球各地的130多位枢机主教就要进入西斯廷教堂举行秘密会议,选举新的教宗人选。在三天左右,普世天主教将会迎来新的教宗。
枢机主教是天主教最高级的主教。他由教宗任命,分掌罗马教廷各部及世界各重要教区的领导权。并享有选举教宗及参与教宗召开的重大会议,商讨和决定教会的重大事宜。因他们从12世纪起,就身穿鲜艳的红色圣袍,因而在我国也被称为红衣主教。
“枢机”字源上来自拉丁文cardo一词,意即“枢纽”或“门铰”(英文为hinge)。教会视一个教区的主教座堂,即主教驻守的地点——为教区的中心或“枢纽”。
6世纪初,罗马城七个区域的执事最早被称为枢机,此时“枢机”已有“首要”“杰出”“高级”之意。同时罗马各堂区教堂的资深神父以及罗马周边七个教区的主教也获此称呼。当然此时担任枢机的不只是主教,神父、执事也有担任的。只是后来才成为主教的专属。
到8世纪,罗马枢机地位日显,开始参与教廷的重要会议的决策。他们参与罗马教会管理以及教皇礼拜仪式。公元769年召开的罗马教省会议规定,罗马教宗必须由罗马教区的执事和枢机司铎当中选举。
从1059年起,随着克吕尼运动的影响,教会权力机构开始了分别为圣。为确保教宗的选举不受俗世势力的影响,教宗尼古拉二世规定,唯独“枢机主教”有权选举教宗,而其它等级的枢机和罗马教区的圣职班须接纳被选出的教宗人选。至于世俗君王,则只礼貌上获通知选举教宗的结果。至公元1179年,教宗亚历山大三世规定,上述三个等级的枢机都有权选举教宗。这一规定延续至今。
而枢机主教的任命,则是罗马教宗根据各方面的综合考察,挑选出他认为最适合担任这一重要职位的人选。这些候选人需具备深厚的神学素养,对天主教教理有深入理解与研究,能够准确阐释并捍卫信仰,且拥有卓越的品德,如虔诚、善良、正直、宽容等,成为信徒道德的楷模,在教会事务管理中展现出出色的领导能力与组织才能,无论是管理教区事务,将繁杂的事物处理的井井有条。同时也要关爱信徒的生活,实践基督的爱。
当教宗确定人选后,会举行隆重的任命仪式。在仪式上,新任命的枢机主教会获赠枢机戒指,这一戒指是他们崇高身份、牧职以及与罗马教宗密切共融的象征。此后,他们便正式成为枢机主教团的一员,肩负起参与教会高层决策、协助教宗管理普世教会等重要职责。
而在中国天主教历史上,第一位枢机主教为来自山东阳谷县的田耕莘。在刚恒毅枢机大力推动天主教中国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神职人员获得了担任之一职务的机会。在1945年的平安夜,罗马教宗庇护十二世任命田耕莘为枢机主教,成为首位担任红衣主教的中国人。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