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守护牧羊人?请看见牧师背后的需要

作者: 思想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5-26 12:14:10
分享与播放

在教会中,牧师是信徒的属灵向导,他们讲道、辅导、探访、祷告,用生命陪伴他人的成长。然而,当讲台灯光熄灭,人群散去,那个一直给予的人,是否也有人给予他关怀?牧师牧养会众,但谁在牧养牧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牧师也是人,他们也会疲惫  

1. 灵性的孤独

许多人认为牧师“理所应当”刚强、喜乐、充满信心,却忘了他们同样会软弱、会挣扎。一位牧者分享:“站在讲台上,面对几百双期待的眼睛,却无人知道我的内心正在经历风暴。” 保罗也曾坦言:“我们心里曾受压,甚至到了绝望的地步。”(林后1:8)牧师并非超人,他们也需要被理解、被倾听。  

2. 情感的透支与家庭的牺牲

牧师的工作没有“下班时间”——深夜的电话、紧急的探访、信徒的危机,他们总是随叫随到。长期下来,许多牧者陷入疲惫,甚至“职业倦怠”。更令人心痛的是,他们的家庭往往成为被忽略的一环。牧师的配偶可能感到孤独,孩子可能承受“牧师子女”的标签压力,甚至因此远离信仰。  

二、被忽视的现实困境

1. 单向的牧养模式

许多教会只强调“牧师要牧养信徒”,却很少思考“谁来牧养牧师”。牧师不被鼓励表达软弱,甚至不敢请假,因为担心被贴上“不属灵”的标签。一位牧者苦笑:“信徒可以请假,但牧师连生病的权利都没有。”  

2. 待遇与尊重的缺失  

在一些教会,牧师的薪资微薄,甚至难以维持基本生活,更别提养老和医疗保障。有人辩称:“牧师是奉献给神的,不该计较物质。” 但圣经明明说:“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提前5:18)此外,牧师的意见常被忽视,努力被轻视,甚至成为教会内部矛盾的牺牲品。  

三、一个真实的例子:被遗忘的牧者

李牧师在北方一个小城市服侍了十年,勤勤恳恳,每周讲道、探访、辅导,从未缺席。然而,去年冬天,他因长期劳累住院,整整一周,竟没有一个信徒前来探望。他的妻子含泪说:“平时大家有事就找牧师,可牧师病了,却没人记得他。” 这件事让教会开始反思:我们是否把牧师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  

四、牧师需要怎样的支持?

1. 属灵的同伴与遮盖

牧师也需要属灵导师和同行者,可以坦诚分享软弱,彼此代祷。建立牧者团契或定期退修会,能帮助他们重新得力。  

2. 心理与情感的支持

教会可以邀请专业心理咨询师为牧师提供辅导,或设立“情绪关怀日”,让牧者有机会释放压力。  

3. 制度保障与文化更新

教会为牧师提供合理的薪资、年假和医疗保障。鼓励牧师休息,允许他们表达真实的需要。设立“牧师家庭关怀小组”,关心牧师的配偶和孩子。  

五、我们能为牧师做什么?

祷告:不只是为讲道有力量,也为他们的身心灵健康守望。  

表达感谢:一句“辛苦了”“我们为你祷告”,可能成为他们的鼓励。  

主动关怀:邀请牧师一家吃饭,生病时探望,让他们感受到被爱。  

推动改变:如果你是教会同工,请关注牧者的待遇和健康,建立支持体系。  

结语:让爱不再单向流动

牧师的讲台是奉献的地方,但不该成为孤独的高台。他们付出爱,也需要被爱;他们扶持人,也需要被扶持。下次见到你的牧师时,不妨问一句:“你最近好吗?” 或许,这正是他们最需要的关怀。你愿意成为守护牧羊人的人吗?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广东一名牧师。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