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烽火中的洪洞基督教会

作者: 微尘
来源:福音时报
2025-06-25 17:17:42
分享与播放

洪洞县地处山西省南部,临汾盆地北端,东有霍山毗邻古县,西依吕梁与蒲县相连,北接霍州市汾西县,南与临汾市政府所在地尧都区接壤。县名因城南有“洪崖”、北城有“古洞”而得名。由原洪洞县、赵城县合并为一县。

洪洞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中国历代名人词典》所收入的26位远古人物,有一半在境内有活动遗迹,留下了尧王访贤、舜耕历山、娥皇女英、造父驾车、许由洗耳、师旷正音、叔向贺贫、相如遗族的千古佳话。以明代古大槐树移民处形成的根祖文化,每年吸引海内外游子寻根问祖,成了全球华人老家的文旅新热点。

洪洞县基督教历史传入较早,1878年内地会传教士李修善、德治安来临汾赈灾传教;1883年襄陵县(今襄汾县)邓庄秀才席子直(因痴迷大烟,决志戒烟改为席胜魔)来到洪洞范村,开设天招局戒烟传福音,次年又到赵城开设天招局布道,后又在城内开展。1887年英籍传教士戴德生在洪洞按立席胜魔为晋南总牧师,按立了长老和牧师。1893年内地会在晋南建立晋公会,会址设在洪洞。1904年筹建洪洞普润中学,到1941年停办,期间有一大批优秀学生到华北各省神学院深造,建立了颇有影响的洪洞道学院,培养了一大批教牧人才,成为内地会在华北布道的骨干力量,为基督教的自立、自养、自传运动创造了条件。

1925年,发生了日本资本家在上海纱厂枪杀工人顾正红事件。5月20日,全国各地立即掀起抗议帝国主义运动,内地会上海总会唯恐传教士受害 ,电召外籍传教士火速撤离回国,晋公会辖区外国传教士除英籍牧师安道明夫妇外全部撤走,传教工作几乎瘫痪。时任传道人李让(临汾市人,后按立为牧师)刚从山东回来,感到基督教只有自立、自传、自养,才有出路。于是就与洪洞县长老执事商议,发起自办教会运动,把洪洞基督教会改称“洪洞中华基督教会”,教内重大事务由城内和各村长老、执事议决。教会自立,实行三自:自治:教会事务由中华信徒自己治理;自养:教会所需经费由中华信徒自己乐捐,由信徒自愿应许每月为教会乐捐,作为传道人和教会学校教员的经费,当时乐捐数额较大的是给洪洞城内光华兴杂货店经理韩进忠;自传:教会发展,必须由中华信徒自己传道,从那时起,教会的传道工作,完全由自己的传道人担任,每年农历正月,信徒们义务到乡下传到,名为“新春布道”。

普润中学虽是教会学校,但爱国主义思想逐渐传入,校内段友谊、李维琴、李登科等进步青年受“五四”青年学生反帝爱国和新文化运动思潮影响创办了进步刊物《晨光月刊》,产生了一定影响。在全国学联运动促进下,1925年5月9日举行纪念集会,控诉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表现出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豪情。当时有个日本密探在洪洞街上张贴“仁丹”招牌,横行霸道,把浆糊撒在路过的普润中学学生李永寿身上,他满怀怒气,把日本密探按倒在地大骂痛打。当时伪县政府为讨好日本人,将李永寿扣押。许多人为其抱打不平,将此事告诉学校体育老师谭复兴,当时师生正在吃午饭,大家个个义愤填膺,抄着棍棒来到日本密探所住旅馆,将他痛打一顿,银元撒了一地。接着大家又到政府请愿,要求释放被扣押学生李永寿,并提出四项条件:以后有事,向校方交涉,与学生无关;捣毁日本人的东西和扔掉的财物给不负责;全部释放被扣押学生;游行示威是我们的权利,不许外国人干涉我们的内政。学生们高喊:“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坚决抵制日货”“团结起来,打倒侵略者!”经过斗争,伪县长答应了全部诉求。此后在普润中学师生中共太原地方党支部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开展了“抵制日货”“查封日货”爱国运动,募集捐款2000多元,支援爱国行动。

1935年洪洞基督教有村支会20处(城内、马牧、北洪段、白石、西李村、杜戍、西崔堡、赵村、涧西、明姜、大胡麻、南王、柴村堡、北寨、曹生、板榻、安乐村、范村、大孔寨、侯村),长老3人(周振基、王尚文、郑耀祖),执事5人(晋金生、贾生光、苏生富、程级三、郭元亨),传道员2人,村会领袖22人,信徒231人,除城内基督教堂、福音堂、道学院和普润中学外,还有赵城、明姜、涧头、车垣、李村、堤村、许村、孔庄8个教会拥有教会房产,当时全县共有教堂七座,房屋达559座之多。

7f2c44689000f67lyyok_副本.jpg

1938年2月24日,日军9架飞机轰炸洪洞城和周围村庄,洪洞抗日武装为保存革命力量,开展游击战,将洪洞城南的铁路炸毁一段,开始撤离县城,洪洞、赵城两县的居民见政府机关先后撤走,纷纷疏散到东西两山避难。内地会原系英国差会组织,当时英国保持中立未向日本宣战。当时驻教堂的忻州人周振基长老(后按立为牧师)根据国际红十字会电报,把教堂及教会学校校舍开辟为难民避难所,这样一来,就会大院子就住满了难民,期间许多难民被圣爱感化就信了主。

日军推行“强化治安”、“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经济上抢夺物产,封锁根据地,军事上围剿抗日武装,采取“铁壁包围”“囚笼战术”,实行惨无人道的“抢光”、“杀光”、“烧光”的“三光”政策,基督教也受到极大冲击。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英等国对日寇宣战,日本军封锁了洪洞县基督教堂,周振基牧师全家及住在教会的信徒全被封锁。周牧师大义凛然多次与日军交涉,说明自1925年5月以后晋公会已成为中华基督教自立的教会,与英国的内地会已经完全分立。经过四个月斗争,日寇才将教会解封,许可进行传道礼拜。可惜普润中学和道学院沦为日本侵略军的军营。此时全县仅有建堂一处,村支会20个,牧师2人,执事6人,传教士10人,村支会领袖20人。由于一些回到教会避难的人信主,此时信主人数发展到400余人。

1945年日寇无条件投降,日军撤走,阎锡山部队进驻。1945年8月陈赓大将指挥十一旅太岳分区警卫团配合攻打洪洞县城,8月14日下午战斗打响,18日攻占玉峰山,18日发起总攻,一举解放洪洞城。解放军刚进城,周振基牧师就和信徒一起涌向街头,迎合解放军,打开教会大门,清扫干净礼拜堂和教会其他房屋,接待解放军驻扎。

(本文作者为山西一教会牧者。文章参阅扈石祥主编《洪洞基督教史》,深表谢意。)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