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连续剧《运河风流》中的主角黄子荣,和他的父辈都正直,所以家里有块“正气传家”的牌匾。可他的儿子黄天行坏事做绝,又当了汉奸。这令他非常难过,甚至想用毒酒把儿子和自己一起毒死。为什么会这样?按常人的观念,他们家一代又一代人都正直,有好传统、好家风,也该代代相传,儿孙都正气啊!可偏偏不是这样。
这让我联想到圣经中记载的撒母耳和他的两个儿子。撒母耳出身于敬虔的家庭,他的母亲哈拿因多年不育而向神虔诚祷告,蒙神垂允后生下了他。为履行向神所许的愿,哈拿在撒母耳断奶后便将他带到圣殿,使他从小就在祭司以利面前学习事奉神。他成为神所重用的仆人,在以色列历史上同时承担了先知、士师和祭司的职责,为以色列民族做出了重大贡献。可他的两个儿子一个也不像他。经上记载:“撒母耳年纪老迈,就立他儿子作以色列的士师。长子名叫约珥,次子名叫亚比亚,他们在别是巴作士师。他儿子不行他的道,贪图财利,收受贿赂,屈枉正直。”(撒上8:1-3)像他这样正直敬虔的人,为何两个儿子却如此悖逆?这个疑问在我多年研读圣经时始终萦绕心头。
看着黄子荣父子的故事,想到撒母耳父子的经历,我始终无法用世俗的道理想通:为何正直的父亲会养育出悖逆的儿子?我在祷告中向神倾诉:“主啊,这到底是为什么?父亲如此正直,按理说儿子也该效法他的榜样啊!可现实为何恰恰相反?”经过多次恳切祷告后,圣灵开启我的心,让我想起神的话语:“虽有挪亚、但以理、约伯在其中,主耶和华说:我指着我的永生起誓,他们连儿带女都不能救,只能因他们的义救自己的性命。”(结14:20)
这让我渐渐明白了一个道理:父亲的美善行为虽然能为子孙带来祝福,却无法决定他们的人生选择和处世之道。神赐予每个人自由的意志,行善或作恶,走正路或入歧途,全在于个人的抉择。父辈的德行再高尚,也不能确保子孙必然效仿。因为人生在世,总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经历种种试探与诱惑。能否在诱惑面前持守正道,全凭个人的定力。就像黄子荣的儿子,正是在侯立人这等奸邪之徒的蛊惑下,一步步被引入歧途,最终彻底堕落。由此可见,再正直的父亲也不能担保儿子必定良善。反过来说,品行不端的父亲,同样可能养育出正直的儿子。
以色列首位君王扫罗生性善妒。当大卫为他赢得战役后,妇女们舞蹈唱和,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撒上18:7)这赞颂竟激起扫罗对大卫的嫉恨,从此开始追杀他。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扫罗的儿子约拿单却与大卫情同手足。圣经记载,约拿单“将身上的外袍脱下给大卫,又将自己的战衣、刀、弓、腰带都给了他”。他不仅与大卫心灵相通,屡次在父亲扫罗面前为大卫辩护:“王不可得罪王的仆人大卫;因为他未曾得罪你,他所行的都与你大有益处。他拼命杀那非利士人,耶和华为以色列众人大行拯救;那时你看见,甚是欢喜,现在为何无故要杀大卫,流无辜人的血,自己取罪呢?”(撒上 19:4-5)
然而扫罗执迷不悟,一再追杀大卫。约拿单得知后,暗中通风报信,助大卫逃脱。扫罗追捕未果,竟迁怒于自己的儿子:”你这顽梗背逆之妇人所生的,我岂不知道你喜悦耶西的儿子,自取羞辱,以致你母亲露体蒙羞吗?耶西的儿子若在世间活着,你和你的国位必站立不住。现在你要打发人去,将他捉拿交给我;他是该死的。”约拿单对父亲扫罗说:“他为什么该死呢?他做了什么呢?”(撒上20:30-32 )
正直的父亲未必能养育出正直的儿子,正如邪恶的父亲也可能培养出良善的后代。但耶和华是鉴察人心、试验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做事的结果报应他。在神公义的审判中,父亲的善行归于父亲,儿子的恶行归于儿子。父辈的正直不能抵消子女的悖逆,正如父母的过犯也不该归咎于后代。因为经上记着说:“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林后5:10)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河南唐河一基督徒,重残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