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会持续不断推进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中,如何强化教会牧养管理,激发基层活动点新活力,促进教会发展,福音广传,这是当前各地教会牧长不断实践探索的课题。
日前笔者参加了山西某市教会召开的半年工作例会,有十多个以堂带点的活动点进行了交流发言。在他们质朴的发言中,发现了大家都以神的事为念,同心合意兴旺福音,基层活动点在牧养管理实践中探索出新亮点。具体有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义工牧养培训,不断培养新人。除了讲道骨干人员积极参加市基督教两会举办的两年期义工培训和专题查经,他们还利用本牧场有讲道人才的优势,在疫情结束后,利用网络平台,继续开展义工培训课程,每周一次。学员都是传道人和渴慕圣工的预备传道人,有专人管理负责。组员要提前对布置的一处主题经文(按照全国基督教两会印发的经课)进行预习,找出主题、列出大纲、提出问题。然后在上课时,主讲人逐一提问,进行互动交流,点评。此后进行详细讲解,拟定讲道主题,罗列大纲,并参照相应经文相互对照,进一步挖掘属灵奥秘,使大家深受启发,容汇贯通。课后还有作业,并进行点评,使他们感觉收获很大。该培训吸引了很多人主动加入了学习,并逐渐开始讲道侍奉实践。
二是根据实际情况转变活动方式。某活动点接待家庭有特殊情况,暂时不能正常接待。如果停止聚会,许多羊群没有人牧养,就有迷失的危险。经过与教会牧场及牧者多次协商,采取网上讲道服侍,利用微信平台,进行“云崇拜”。按照礼拜程序,主持、教唱、代祷、证道程序依次进行,牧者证道采取微信录音逐句分享,之后有回应祷告。年青人通过手机参加敬拜,年老者几个人一起收看,使他们的灵修学习得到满足,确保礼拜正常进行。
三是变被动听道为人人参与服侍。以往基层堂点礼拜需要教会派人讲道。由于信徒灵命素质参差不齐,各人领受的讲道效果也不同。有鉴于此,教会不再统一派讲道人。信仰基础薄弱的活动点由牧场委派讲道人轮流分享,而一些灵命素质较强的活动点可以自行安排。自行安排的方式有:信徒轮流主持,参加礼拜的每个人围绕当天的经文或主日证道信息进行分享,然后由牧者进行总结归纳,纠正不正确的认识;有时围绕一个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进行讨论,使大家对真理的认识不断长进;并且开展每日读经打卡,抄写圣经,把人带入到神的话语中,享受与主的美好交通,建立良好的灵修习惯。
四是有的活动点注重教会拓展。原来只有几个老年人,因着注重福传,吸引了许多人积极参加。该活动点有专人做接待服侍,对于年老、患病、有困难的信徒经常登门探访,如今人数已增至60多人。他们还经常举办感恩见证会,通过分享亲身见证,使大家得到鼓舞,从而更加热心服侍。
五是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大家积极参与。除了正常礼拜,有的小组举办每周一次的诗歌赞美训练,请专业老师细心教唱,培养大家的音乐素养,从而使他们在赞美歌颂中与主建立更加亲密的关系。有的活动点礼拜前举办爱筵,用大家的奉献采购物资,同工一起参与预备爱筵,一起吃喝快乐,歌颂赞美主。此举吸引了许多未信耶稣的邻舍前来参加,促进了邻里和睦,使人对基督教信仰有了全新认识,有人因此而信主。
当地教会不断给与活动点指导,使活动点的牧养更加扎实有效。基层活动点通过一系列的创新牧养活动,使信徒得到了造就,促进了福音的广传,荣耀了主的圣名。
(本文作者为山西一教会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