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被安排到一间乡镇教会负责,逐渐参与到教会的各项事工中。周五诗班练诗时,我发现几位成员连最基本的简谱和节奏都不懂,便顺带教他们最简单的打拍子。没想到练诗结束后,立即有人喊道:“这太难了,我不学了。”有弟兄姊妹劝道:“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学会了才不会抢拍、拖拍,否则根本唱不准。”但那位姊妹却固执地说:“这些谱子、拍子,它认识我,我不认识它。我就这水平,诗班要我就要,不要就算了,再让我学我就不参加了。”
这种现象在许多教会诗班中普遍存在——“参加诗班可以,但学习不行。”然而不学习就无法掌握,唱诗时就会出现抢拍、拖拍或音准问题。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
一、不要当众指责或批评
对于这样的弟兄姊妹,要理解他们的心理。这种态度往往源于对学习乐理知识的畏惧:害怕学不会丢脸,或担心白费功夫。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给予理解和包容,而非施加压力。可以通过分享个人或他人的经历,让他们明白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必因一时困难否定自己。切记不要当众指责批评,要以鼓励为主,避免使他们更加软弱。
二、不要给对方太大压力
对这些弟兄姊妹的学习要多包容,不要施加过大压力。过大的压力不仅无助于进步,反而会加剧他们的恐惧。
记得在神学院时,我们也学过基础乐理课程。但由于进度太快(使用专业音乐生的教材和教学进度),导致大多数同学跟不上,连原本对乐理感兴趣的同学也失去了兴趣。欲速则不达,关键在于稳扎稳打地掌握知识。如果学习节奏过快,反而会让人无所适从,产生畏难情绪。
因此,教导这些弟兄姊妹时,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式和进度,确保每个人都能按照适合自己的节奏逐步成长。
三、安排互助伙伴,增强信心
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作为诗班成员,我们都要为手中的事工负责。可以安排几位基础较好的弟兄姊妹提供帮助,既在专业上指导,也在心灵上扶持。这样既可以让学习者有同伴,遇到困难时不至于束手无策,同时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互相激励,从而更坚定地投入学习。
这种互助模式能让信心不足的弟兄姊妹感受集体的温暖,逐渐克服恐惧与不安。通过这种彼此扶持的方式,不仅能提高整体学习效果,还能增强诗班凝聚力,促进大家在信仰和服侍能力上共同成长。
不要一遇到需要学习的事就轻言放弃。或许这些学习确实给我们带来很大困难,但神所喜悦的始终是我们持守信心而非退缩逃避。面对学习中的挑战,我们不应选择退却,而要倚靠神所赐的力量去战胜。每一次的坚持都是信心的操练,都是生命成长的契机。
在弟兄姊妹的陪伴与帮助下,我们能够重拾前行的勇气,将起初的信心持守到底。这样的学习历程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储备,更能促进灵命的成长,让我们更深体会神在我们生命中美好的旨意。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