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熟悉一点圣经的人,都对撒玛利亚人并不陌生。因为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对话以及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都是家喻户晓的故事。那么撒玛利亚人是个怎样的民族?目前还有这一族群吗?
撒玛利亚人是个古老的民族,其形成的历史要从古以色列联合国王分裂说起,所罗门大帝驾崩后,以色列国分裂成南国犹大与北国以色列。而北国以以法莲、玛拿西等十个支派,形成了政治共同体,并以撒玛利亚为首都。而且他们在宗教信仰上也出现不少严重问题,与南国犹大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南北之间存在严重隔阂。
公元前722年,亚述帝国攻陷撒玛利亚,以色列王国灭亡,十个支派就此被打散,彻底消失了。但也有部分古犹太人留在了当地。而亚述人为了统治需要,将不少外族人迁入撒玛利亚,这些人与当地残留的以色列人通婚融合,从而形成了撒玛利亚人。
撒玛利亚人在持守犹太宗教、习俗传统的同时,又吸纳了外族的文化习俗。比如他们只尊奉摩西五经,坚持以撒玛利亚的基利心山为宗教圣地。因此在传统犹太人看来,撒玛利亚人是一个混杂出来的族群,拒绝与他们往来、通婚。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新约时代,犹太人对撒玛利亚人如此歧视了。
尽管族群人少,但因着其坚持传统信仰,成为其民族得以维系的纽带。因此无论是希腊人还是罗马人统治时期,撒玛利亚人都能在夹缝中生存,从而让族群得以不断延续。
中世纪时期,撒玛利亚人先后处于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统治之下,由于其独特的信仰与习俗,族群始终没有得到大的发展,一直是巴勒斯坦地区的极少数族裔,为社会的边缘地位。
在穆斯林统治时期,他们被视为“有经人”(所有亚伯拉罕系宗教都认为获得了上主启示的经典,穆斯林认为基督徒、犹太人同样如此),只要按时纳税,并不反对伊斯兰的统治,信仰得以延续。因此虽然只是边缘群体,但由于采取顺服的态度,因而也就没有受到大的冲击。
撒玛利亚人以《摩西五经》为唯一神圣经文,拒绝其他旧约与新约为经典。他们坚持基利心山为圣山,每年在山上举行逾越节献祭仪式;严格遵守古老的犹太律法,包括割礼、安息日等传统。这既让他们民族得以延续,但也无法取得发展,人数始终在低位徘徊。
目前撒玛利亚人仍生活在祖先的土地上,主要分布在巴勒斯坦地区的纳布卢斯以及以色列的霍隆等地。如今,全球撒玛利亚人的数量约为800-1000左右,他们依然坚守着三千年前流传下来的宗教仪式与文化传统,基利心山的逾越节献祭成为维系族群认同的核心活动,为人类学、宗教学上活化石。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