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基督教教会联合会将于11月20日至26日在中国杭州召开中央执行委员会(executive committee)会议,以“基督、文化与处境”为主题。在处理主要议程的同时,这也将是一次世基联执委会成员与中国教会信徒的相遇交流之旅。
世基联执委会由其最高治理机构中央委员会(WCC Central Committee)在本会成员中选举二十人产生,连同中央委员会主席、两位副主席、秘书长,以及项目与财务委员会的主席共同任职。根据 《世基联章程与规章》,执委会每年召开两次会议,负责任命项目人员、监督正在进行的各项工作,并管理中央委员会已批准的预算。
本次会议地点为杭州西湖国宾馆,议程将包括审议并通过世基联2026年的计划与预算;跟进2025年6月中央委员会会议决定;并监督世基联各项战略的落实情况。
在开幕式上,爱德基金会将推出纪念尼西亚大公会议1700周年特别版《圣经》。
会议期间,执委会将每日举行晨祷,并围绕中国教会的不同议题进行交流,包括女性在牧职中的角色、基督信仰更进一步的处境化、宗教间关系、堂会牧养,以及神学教育等。
会议也将探讨基督教在中国的历史。1950年,中国新教基督徒发起了“三自运动”,依据自立、自养、自传的原则,中国基督徒走上自主建设教会的道路。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教堂被迫关闭。1979年起教堂陆续重新开放;1980年,中国基督教协会作为后宗派的教会机构正式成立。
此外,执委会亦将就影响教会生命与见证的公共事务发表声明。
对于此次会议,世基联中央委员会主席海因里希·贝德福德-施特罗姆主教(Bishop Prof. Dr Heinrich Bedford-Strohm)表示,“我期待更多了解中国教会现状。鉴于中国在推动全球经济生态转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我期待这能为我们在约翰内斯堡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启动的‘普世十年气候公义行动’(Ecumenical Decade of Climate Justice Action)带来启发。”
世基联秘书长杰瑞·皮莱牧师(Rev. Prof. Dr Jerry Pillay)指出,中国在全球经济、科技、政治、宗教与文化领域均已成为重要贡献者。“‘后宗派教会’的理念与现实,对基督教合一事业具有重要意义。”他说,“我们期待在杭州召开的执委会会议中,与中国的弟兄姊妹以及其他将遇见的各界人士一起聆听、学习,并作为同路人,在公义、和好与合一的路上共同前行。”
许多执委会成员将首次访问中国,“他们都非常期待一次全新而富有互动性的相遇,”皮莱牧师说。
查看原文。














